1. 量反应:可用数或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研究对象为单一个体。如血压、心率、血糖。
2. 质反应:反应性质变化,一般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示,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如存活与死亡、惊厥与不惊厥、睡眠与否。
3. 最大效应(Emax)/效能: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
4. 效价强度: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其值越小则强度大]。
5. 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
6. 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试验动物死亡的量。
7. 治疗指数(TI):LD50/ED50——越大越安全。
8. 安全范围:ED95和LD5之间距离——越大越安全。[较好的指标]
9. 药物量效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曲线来表示。常以药理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进行作图,得到直方双曲线。将药物浓度或剂量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现典型的S形曲线,即量-效曲线。通常,在整体动物试验,以给药剂量表示;在离体实验,则以药物浓度表示。
10. 药物的作用靶点:酶、离子通道、核酸、免疫系统、基因、受体。
11. 药物作用机制:补充体内物质,如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12. 药物作用机制: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抗酸药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溃疡;静脉注射甘露醇,在肾小管产生高渗透压而利尿;二巯基丁二酸钠等络合剂可将汞、砷等重金属离子络合成环状物,促使其随尿排出以解毒。
13. 受体的性质: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灵敏性、多样性
14.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占领学说、速率学说、二态模型学说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