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上的需要,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等五种。给药途径不同,作用特点也不一样。常用的给药途径有:
1.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小,一般5—50ml,后者用量大(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lOOml),多至数千毫升。静脉注射药效最快,常作急救、补充体液和供营养之用。静脉注射剂多为水溶液,非水溶液、混悬型注射液一般不能作静脉注射。药物经静脉注入后,作用不能中途终止,故对静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应特别严格。以确保使用安全。静脉输液与脑池内、硬膜外、椎管内用的注射液不得添加抑菌剂。除另有规定外,一次注射量超过15ml的注射液,不得添加抑菌剂。
2.脊椎腔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 注射部位是脊椎四周蛛网膜下腔内,由于神经组织比较敏感,脊髓液循环较慢,“易出现渗透压的紊乱,能很快引起头痛和呕吐,所以脊椎腔注射产品质量应严格控制,其渗透压应与脊椎液相等,pH应与脊髓液相当的水溶液,不得含有微粒等异物,注射量不超过lOml。
3.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 肌内注射一次剂量一般在1~5ml,除水溶液外,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均可作肌内注射。但刺激性太大的药物不宜肌内注射,以免引起局部刺激。
4.皮下注射(subeutanneous injection) 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的软组织内,药物吸收速度较慢,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皮下注射剂主要是水溶液,由于皮下感受器官较多,具有刺激性药物应尽量避免皮下注射。
5.皮内注射(intracutaneous injection) 皮内注射系注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如青霉素皮试液。
此外,尚有穴位注射、腹腔注射、关节腔注射等。近年来一些抗肿瘤药物采用动脉内注入,直接进入靶组织,提高了药物疗效。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