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城镇化率显著提升,然而,城镇化浪潮的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乡村正面临流失。曾几何时,在无数成人的儿童时光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游子记得住乡愁,而如今,一些乡村尤其是古村落“留不住,活不好”,传统民俗和手艺后继无人,村规民约无人问津,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甚至出现攀比、迷信、赌博等不良现象……
【综合分析】
乡愁难觅,精神家园难以安放,危害巨大。首先,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健康,众所周知,无数老家在乡村的城里人因种种原因背井离乡来城市打拼,却有时难以找到精神依托和心灵归属,古村落的消失更让其无法抚慰心灵;其次,不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更因为一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没有执行到位,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人才支撑和科技扶植;二是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没有认识到文化是有生命力的。
【参考对策】
留住乡愁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要转变发展理念,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发展观和政绩观,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其次,要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再次,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最后,注重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