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述】
2017年10月,两岁半的河南太康县女童王凤雅在郑州确诊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医生建议其家人采取化疗和保守治疗,但是对于两三千工资的王母来说,选择了回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因为没有工作,为给孩子赚营养费,王凤雅母亲杨美芹开始尝试发布小凤雅的视频和进行直播。一些用户告诉她可以通过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去申请善款和帮助。这期间有自称志愿者的马女士来到她的家中提供帮助,让王母带着小凤雅去北京治疗。
2017年4月5日,王凤雅的爷爷、母亲和志愿者马女士前往北京为王凤雅治病。在北京儿童医院,他们被告知,孩子病情危急,没法手术,也住不了院。志愿者称可以帮助联系其他医院,但爷爷王太友认为志愿者帮他们看病其实是骗局,因为一些志愿者一路上都在给他们拍照,试图让家长哭,说不哭怎么让别人捐钱。在与志愿者撕破脸之后,王凤雅家人回到太康县,在张集镇卫生院继续为其治疗。5月4日,不到三岁的王凤雅不幸离世。
3月,有爱心人士爆料称,王凤雅的父母将善款提现后并未用于救治王凤雅。5月某自媒体发布的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还声称,王凤雅父母重男轻女,用募得的15万的善款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却放任女儿眼病不断恶化。这个版本出现后,小凤雅的遭遇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网友纷纷指责王凤雅父母涉嫌诈捐。
5月24日,针对王凤雅家属在水滴筹获得15万善款却没有用作王凤雅的治疗,反而用作治疗其弟弟的兔唇这一消息,水滴筹发表官方声明,证实王凤雅家属实际筹集资金为35689元,而非网传的15万元。公益组织嫣然天使资金会也侧面证实,王凤雅的弟弟治疗兔唇费用该基金会承担。
5月25日,河南省泰县警方表示,没有了解到王凤雅家长涉嫌诈骗的证据,对相关指控未予立案。
【模拟命题】
河南太康的“小凤雅”事件引起社会广大关注,从涉嫌诈捐、消极治疗到事后回应、澄清质疑,事件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对于小凤雅事件,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个三岁孩子的离世,让人叹息、揪心,但公众和媒体的注意力显然并不在此。事件爆出后,受捐者觉得委屈万分,后悔选择网络求助,捐助者内心估计也对网络慈善的信心少了一分。这样的爱心双输结果,值得各方反思。
爱可以创造奇迹,这是很多人的慈善信条。在爱心人士看来,没有创造挽救小凤雅的奇迹,归咎于其家人的“消极治疗”。多次放弃治疗的做法和善款筹集、使用的不透明性难免会引发众多网友质疑,甚至指责凤雅父母重男轻女,将筹集善款用到了兔唇儿子的治疗上。但在小凤雅的妈妈眼中,爱心志愿者的到访,不仅没有缓解孩子的病痛,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失去了对志愿者的信任。在面对凤雅弟弟的治疗费用的舆论声讨中也倍感委屈,我想凤雅的家人一定很后悔选择网络捐助。
在自媒体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朋友圈中从来都不缺乏口水,稀缺的是对于事实的探究和对真相的执着。《王凤雅之死》作者的质疑声正是如此,文章义愤填膺,但未必进行过调查证实。这篇文章不仅仅在伤害凤雅的家人,也在伤害慈善本身。而事后真相的澄清让人略感欣慰,不仅保护了凤雅家人的权益,也是对网络慈善活动的支持。
在舆论发酵的过程中,善意比快意更珍贵,追问事实比追问善款更重要。爱心无罪,但慈善有规。要弥合两者间的信任裂痕,将不同方式的爱拧成一股,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晚上网络募捐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网络募捐的责任归属,树立社会对慈善事业的整体信任。如此才能让每一份感动都有处安放,每一份爱心都落地有声。但此事件暴露的问题不止是慈善,还有更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当前中国很多农村贫困家庭,对疾病缺乏认识,承担不起治疗费用。在医学上,消除小凤雅的病痛不易,从发展上,提升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更难。从长远来看,唯有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才能让更多与小凤雅家同样遭遇的父母不用求助网络,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救助。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