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职培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行测答题技巧:用递推思想解决复杂计算问题。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往往有一些数量关系题需要复杂的计算,列方程解决会相对麻烦,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递推思想。所谓递推思想就是根据题目的特点,构造递推关系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在规定的初始条件下,找出相邻条件之间依赖关系的操作,称之为递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看一下递推法的一般解题步骤。
例题:平面上5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几个部分?
看完题之后,我们第一想法肯定是5条直线比较复杂,要把题目简单化,发现1条直线能把圆内部分成几个部分是很好找到的,则我们可以用枚举的方式依次找到1-5条直线分别可以把圆的内部分成几个部分,用表格表示出来,分别是:
行测答题技巧
我们不难发现规律,1条直线的构成的部分数可以写成1+1为2条,2条直线构成的部分数可以写成1+2+1为4条,3条直线构成的部分数可以写成1+2+3+1为7条,4条直线构成的部分数可以写成1+2+3+4+1为11条,5条直线构成的部分数可以写成1+2+3+4+5+1为16条,也就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总结公式,n条直线可以把圆的内部分成((1+n)*n)/2+1个部分。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就可以总结出递推法的一般解题步骤为:
(1)确定初始值
(2)建立递推关系
(3)利用递推关系求通式
若此时问平面上100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几个部分,我们就可以根据刚才推导出的公式解决,直接带入即可,求得为((1+100)*100)/2+1=5051个部分。
掌握递推法的概念和一般解题步骤之后,我们来看一下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能应用递推思想的题型。常考题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向递推,一种是逆向递推,我们分别来学习一下。
1、正向递推
由已知的前提条件入手,根据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从前往后逐步推导出结果,一般适用于初始条件比较明显的题目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题目不需要找出推导公式,确定初始值推导出结果即可。
例题1: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只死螳螂,立刻回洞找来10只蚂蚁搬,搬不动;然后每只蚂蚁回去各找来10只蚂蚁,还是搬不动;于是每只蚂蚁又回去找来10个伙伴,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死螳螂拖回洞里。问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参加了搬运?
A.1210 B1257 C.1331 D.1441
【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此题为复杂的计算类题目,而且题干中很明显给出了初始值,且每个条件之间有递推关系,因此可以采用正向递推思想。第一次共11只,第二次共11×10+11=121只,第三次共121×10+121=1331只,因此选择C。
2、逆向递推
由已知的结论入手,结合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从后往前逐步推导出前提,一般适用于最终状态比较明显的题目中。有些题目初始值无法确定,且中间有多次操作步骤,此时从结论入手逆向递推比较简单。
例题2:某礼堂的观众座椅共96张,分东、南、西三个区域摆放,现从东区搬出与南区同样多的座椅放到南区,再从南区搬出与西区同样多的座椅放到西区,最后,从西区搬出与东区剩下的座椅数量相同的座椅放到东区,这时三个区域的座椅数量相同。则最初南区的座椅有()张。
A.24 B28 C.32 D.36
【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此题为复杂的计算类题目,但题干并未给出初始值,而是求初始值,已知最后三个区域的座椅数量相同,因此为已知最终状态,且每个条件之间有递推关系,可以采用逆向递推思想。96÷3=32,可知最后三个区域的椅子数量均为32张,那么前一步,东区的座椅数应该为32÷2=16张,西区为32+16=48张,南区为32张;再前一步,西区的座椅数应该为48÷2=24张,南区为32+24=56张,东区为16张;再前一步,南区为56÷2=28张,东区为16+28=44张,西区为24张,故最初南区为28张,选择B。
以上为递推思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