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从商鞅将严刑峻法纳入秦国之政;到张居正化繁为简的"一条鞭法",苏轼以百姓利益为导向的西湖治理方略,古代所为人称道、流传至今的好政策无一不是以法为本、以理为序、以情为根。反观当下,诸多公共政策却缺失了法度情理的综合考量,丢失了先人赋予我们的智慧与哲思,导致政策无法真正"落地"。鉴古知今,公共政策的未来发展,还需重拾古人智慧,作到融法、融情、融理并举。
公共政策应合乎于法。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指导思想。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足见"法"的重要地位。中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难免受到封建"人治"思想的侵扰。这样导致我国很多政策在制定时没有遵循合法程序,在执行中遭遇权大于法的尴尬。而迈入社会主义新阶段的中国政府,其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真正让百姓摆脱"人治"思维,杜绝"臣民"思想,唤醒公民意识。这就需要政府自身守法、治理依法,给百姓树立起好榜样。这就要求作为治理工具的公共政策,不断提高合法性,真正依法制定和实施。
公共政策应合乎于情。合情,是指合乎百姓情感,其本质是合乎百姓意愿。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静和在民乐",对于政府而言,任何公共政策都应该以满足百姓意愿和情感为出发点。但从现实来看,诸如番禺垃圾场选址之类,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直接影响到百姓利益,却不开听证会、不考虑百姓意见而直接做决策的情况依然层层不穷。而现实也着实用百姓的抵制与反对,给了这样不合情的政策以还击。因而,作为实现善治的重要工具,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百姓情感,在合法的基础上实现合情。
科学的公共政策应合乎于理。合理性是考虑政策公共性的一个关键指标,是政策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节点。而当前的诸多共政策,在合理性上却考虑不足。诸如网约车"禁令"被专家指为"计划经济思想的产物";再如"禁补令"多次下发,而公立学校教师"有偿补课"却屡禁不止。两大政策虽属不同领域,但其落实乏力的原因异曲同工--皆为政策落实一味去"堵",而不去思考如何从根源上"疏通",治标而不治本,合理性不足。总结实践经验,想要打造真正有效的公共政策还需在手段方式的合理性上多下工夫。
从古代到现代,从小邦到大国,千百年的实践真切的给出启示:政策合法,才能从本质上获得立足之本;政策合情,其内容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支持;而政策合理,才能真正从手段方式上符合公共认知,从而得以顺利"落地"施行。"治大国若烹小鲜",而公共政策便是这"烹调"的关键工具。只有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实现情理法统一,才能推进国家的有序发展和长治久安。
写作技巧提示:
对于分论点的论证段,很多考生存在论证素材不足,或明明有一些素材,但写作时无法及时想起来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很多考生缺乏思考的"支点",即不清楚如何论证、论证什么、用什么论证。因此,建议考生在练习时,对分论点的论证逻辑进行梳理,明确自己先论什么,再论什么;并在论证中思考清楚我们可以用什么素材来论证。比如本段"公共政策应合乎于法",可以先论证"法治"十分重要,再论证,公共政策的不完善与"法治"缺失相关,然后再回扣到分论点。而论"法治"的重要性时,可以谈谈其意义,或用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等素材论证;而论证公共政策与法治相关性时,由于涉及两个概念,逻辑关系相对复杂,则可以列举案例予以证明。这是,我们只需要向有哪些案例能予以论证即可,降低了思考难度的同时,更容易保障逻辑清晰。
参考素材:
1、红网:《长沙就网约车管理办法实施细谈》,http://hn.rednet.cn/c/2016/09/13/4083924.htm
2、新浪网:《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番禺垃圾只能就地处理》
http://news.sina.com.cn/o/2009-11-10/033016580206s.shtml
更多内容,请访问长理职培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责编:朱芝强
上一篇: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
下一篇:申论热点:反腐败斗争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