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事件概述】
近日,一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在工作六年后,报名参加了今年安徽省高职专科的分类高考。最终他以文化课满分,校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录取,今年9月即将开始在学校里进行三年的全日制学习。
往常新闻只听说过专科生努力考博士,以博士学历报考高职专科学校,这不仅在安徽省是首例,在全国也屈指可数。有记者专门采访这位当事人为什么有这个举动,他回答说,这次考试主要是希望获得技能知识,也是出于对口腔医学的热爱。他希望经过这三年的专科学习,未来能将自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到的知识与安徽医专学习到的医学知识融合,开辟另一条职业道路。
【预测题目】
近日,一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在工作六年后,参加了今年安徽省高职专科的分类考试, 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录取。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教育资源,也有人认为这是“唯学历、唯成绩”评价标准转变的体现。你怎么看?
【答案要点】
(1)表态:博士考高职是一种打破传统观念的就业选择,应该给予鼓励。
(2)分别论述题干观点并进一步论述自身:①当事人在专科学习中既熟悉了实操技能,也促进了理论知识的转化;是传统“唯学历、唯成绩”的评价标准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多元化的求学、就业理念。②第一种观点博士学历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从资源的角度来说大众认为有一些可惜;教育本质是培养优秀人才,对当事人来说没有浪费。
(3)争议原因: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博士生需要重新学习技能就业,也折射出教育制度的高分低能现象。
(4)对策:社会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宣传多元化的求学、就业理念;国家加大职业教育的建设力度,从师资理论到技能学习安排,能学有所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答案】
当我们听到专科生努力考到博士时,都会赞叹一句励志,而听到博士考高职时,反而会疑惑一下这是为什么。同样都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但后者却会被质疑,我认为是传统的唯学历的观念作祟。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下,博士考高职是一种打破传统观念的就业选择,应该给予鼓励。
这位博士生所报考的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直以来都以实操技能教学为优势,而口腔医学专业的就业率几乎是100%。对他自己而言,这次学习不仅可以实现他想要从事医学口腔的意愿,也能促进之前所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知识与医学相结合。这次报考也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社会上“唯学历唯成绩”的人才评价标准,激发更多人摆脱社会传统观念束缚,以自身兴趣和方向选择学校和专业,促进了社会多元化的求学、就业理念。
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浪费教育资源,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毕竟博士学历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在其中,学生确没有学为所用。但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优质人才,在学校培养的世界观、思考能力、学习能力都是工作必不可少的,而且相关专业知识也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浪费。
本来这只是一个普通人很小的选择,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认为争议点在于大家对学校的议论。如果是分数差的高考生读专科,就觉得无可厚非,而学业有成的博士生再读就可能是瞎胡闹,这件事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结合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历最高的学生也需要重新学习技能就业,也折射出教育制度的高分低能现象。
因此,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还需要多方探索,才能走的更好。针对观念问题,社会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两微一端的方式宣传多元化的求学、就业理念,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国家加大职业教育的建设力度,做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层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责编:黄晓庆
下一篇:如何看待毕业生学历造假的问题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