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这一节在考试中出题的概率是很大的,多以单选题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出题,讲师将这部分的知识点整理如下: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要爱国守法,不仅仅是针对教师的要求。所以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甘为人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甘为新老师的梯;一个是甘为学生的梯。题干中经常描述“老教师对于新老师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甘为人梯”一般我们认为体现的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变相体罚一般都是间接的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例如:老师因为学生上课吃瓜子,买了几斤瓜子让学生吃完才能回到教室上课,这就是变相体罚。又或者学生一个生字写错了,就惩罚学生写一万遍,这也是变相体罚。一般在材料题中题干描述老师能够关心帮助学生的各方面,体现的就是“关爱学生”的表现。
四、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遵循教学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书育人不仅仅只是强调老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题干中描述老师既注重智育,又培养道德,体现的就是“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师德,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于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而言都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所以教师必须具备的示范性。题干中出现“老师随意收礼、有偿家教、不尊重家长等描述”,体现的就是“为人师表”的缺乏。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所谓“终身学习”就是指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意味着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给自己进行充电。题干中描述老师不断看书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素养体现的就是“终身学习”。
【练习题】
某日上午,没有完成作业的史某被刘老师叫到讲桌前,然后刘老师向全班下达任务:“每个人去打5棍,谁打得不狠就打谁”。结果,全班有40名学生,除了另外4个没有做完作业的学生外,其余35名学生全部动了手,共打了史某175棍,刘老师也亲自动手打了5棍。挨打后,史某疼痛难忍,还被要求坐着听课,直到放学。回家时,他走到家门口就瘫倒了。张母送他就医时发现其臀部大面积红肿,部分已经成了紫红色。几天后,史某仍只能趴在病床上。张母说,儿子现在每天晚上只能趴着睡觉。“不趴着不行啊,屁股疼。晚上稍微碰着一点,都疼得喊,妈啊,我屁股疼”。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刘老师的行为是不妥当的,他的行为违背了教师“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以及“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具体体现在:
(1)陈老师没有做到“关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每一位老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陈老师要求学生用棍子棒打学生,体罚学生导致严重后果,显然违背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2)陈老师没有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陈老师只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做出如此举动,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施教,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3)陈老师没有做到“爱国守法”。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每一位老师要遵守教师法等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材料中,陈老师体罚学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没有做到守法。总之,陈老师的行为值得每一位老师反思。在教育教学中,每一位都应当真正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真正关爱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材料中陈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值得推崇的,没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不值得我们学习。
责编:赵紫雯
上一篇:解析: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