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学生观部分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师资格类的重要考点,而且也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考点,这部分内容在考试过程中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尤其是在案例分析题中,下面我将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系统论述。
对于学生观来说,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此处我们可以简记为“两独一发”。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首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例如,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是一个由低到高,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可逆、不可越的特点,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施教;此外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搞一刀切;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例如,一个人的身高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及青春期发展的速度相对来说快一些,而另一方面,在不同方面,比如说儿童的生理成熟的速度就要快于心理成熟的速度;儿童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身身互补和身心互补两个方面,比如说,盲人的听觉更加的敏锐,再比如,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身残志坚的例子;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再次,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根据相关的理论我们来总结一下答题的步骤。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步骤
(一)读懂题干——找准答题角度
1.理论-从教育观or学生观or教师观
2.主体-王老师or李老师
3.要求-评价or启示
(二)分析材料——找准关键信息
1.教师行为→理论
(三)组织答案
总(总体评价)-分(理论结合材料)-总(教学启示)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范例题看一下考察的方式: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中学]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的优秀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身深情并茂地大声朗读者,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全班的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多达五十多本了。
参考答案
总--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充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分--(1)语文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虽然李老师中学时是班里最差的学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并通过开辟作文园地等活动,使李老师写作文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身的闪光点,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分--(2)语文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材料中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批改日记,不断鼓励学生在写作上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分--(3)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强调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材料中语文老师并没有关注我在班级中的差劲表现,而是一视同仁,对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为为本”的学生观,公平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自身独特的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方面在职业道德方面,2008年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里面“三爱两人一终身”,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2015年上中学】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杨老师坚持每天读书,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她就在教研组例会上提出来,与同事们探讨。在教学方面,她大胆实施了“自主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课堂、享受课堂。学生文雪说:“老师让我们自己上台去讲,我们尽管很紧张,但是很喜悦,因为讲完后听到老师的夸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得快乐了,学习效果也好了很多。
杨老师发现思宇等几个同学学习很用功,但特别容易紧张,见了生人不敢说话。杨老师觉得,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社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于是,她在班上组织演讲比赛、口语交际大赛等,还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思宇等同学逐渐变得开朗大方了。
晓丽同学身体虚弱,杨老师督促她加强体育锻炼,在家访时提醒家长帮助晓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晓丽再也不是以前的“病秧子”了。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杨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答:杨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1)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杨老师在工作中坚持读书,从而得以扩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就在教学中的难题与同事进行探讨,并且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探索创新意识。事实证明,这种探索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也非常明显。
(2)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杨老师对待容易紧张的学生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有效改观;对待身体虚弱的学生要求其加强体育锻炼,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些做法体现了杨老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实施针对性教育,最终促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有效发展。
(3)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杨老师发现小丽身体虚弱,家访时提醒家长帮助晓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了尊重家长。
总之,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以上是对在综合素质中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部分考点和答题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顺利的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
责编:赵紫雯
上一篇:综合素质考点-地理常考之最
下一篇:综合素质法律法规部分考点总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