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二、简答题
31.参考答案
(1)性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出现的乱停乱放、妨碍交通、上锁霸占等行为属于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而故意损毁,盗拆零件、整车偷盗等行为则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构成行政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违法责任。
(2)措施: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性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2.参考答案
①必须坚持贯彻思想性第一的课程性质。初中学生属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②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基本原则。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因此,道德与法治老师需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③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的教学原则。一方面,老师要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从正面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老师还要及时疏通学生在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
④必须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念有所不同,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会有主体差异性,因此,老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三、材料分析题
33.参考答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建议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
①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该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填写卡片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在朋友遇到各种烦恼和困难时是如何做的,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
②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该教师创设了小波遇上到苦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体会小波和被他起绰号的同学的感受,并请学生想办法帮助他,让学生初步的参与实践,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③该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与朋友发生冲突的经历,共同思考如何解决,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机会,既有利于深化学生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
34.参考答案
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理念具有新的特点,无论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还是评价主体方面都与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回归了思想政治教学的特殊本质。材料中该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①教学评价的方式单一。该校教师只是片面通过考试的评价作为唯一标准,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比如可以采用如下评价方式:观察、谈话、项目评价、成长资料记录袋等。
②教学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该校教学评价的主体只局限于教师本身,主体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家长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③评价的内容违背综合化要求。该校目前评价学生的角度仅限于知识评价,“唯分数论”,忽略了学生课堂表现、日常生活表现以及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的角度不全面,不符合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理念。
④违背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理念。该校教师只是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良差,忽略了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提升。
⑤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形成性评价,该校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力提升和品德表现等方面未加以重视,违背了“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这一评价理念。
四、教学设计题
35.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知识目标】
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2)辩证看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情景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导入
一位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制作一个月的家庭情绪矛盾阴雨表。
过渡语:我们家庭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进行化解呢?而且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这也就产生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责编:赵紫雯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