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教师资格 > 综合素质

湖南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传统文化素养(二)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3-31 22:35:07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传统文化素养(二)

——古代教育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传统文化素养这一节需要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一、启蒙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中国人十分注重启蒙教育,优秀的启蒙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

二、国学

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中央设立的学校,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国学包括了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则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私学

商周两代的学校教育,都是由国家来管理的。春秋时期产生了私学,最早的私学创立者是孔子。孔子以后,官学和私学并重,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双轨制。

四、官学

汉代的官学中有中央政府主办的太学和鸿都门学.也有地方政府主办的郡国学。

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始于汉武帝时的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太学,西汉时期出现的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机构,汉武帝时设在长安,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

五、教育学专著

《礼记》中的《学记》和《大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总结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教育学专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此外还有《荀子·劝学》《管子·弟子职》。

六、书院

宋初四大书院有:湖南长沙市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市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南宋四大书院有:张械主持的岳麓书院、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吕祖谦主持的丽泽书院、陆九渊主持的象山书院。

七、科举考试

1.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科举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3.及第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4.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为会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会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测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5.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6.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7.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责编:ylm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