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2.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A.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B.发展性研究、应用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C.基础性研究、发展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D.评价性研究、基础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3.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这体现了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为( )。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4.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我们把它叫作( )。
A.青春期
B.关键期
C.生长期
D.心理断乳期
5.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陶冶教育法的是( )。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座右铭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答案】A。解析: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以及对分类方法的理解,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3【答案】D。解析: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教育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4【答案】B。解析: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5【答案】D。解析: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座右铭属于道德修养法。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