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2.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制约作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7.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8.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指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9. 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