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号考生!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指出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课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是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是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的第一部分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为学习后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的了解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等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过程与方法】
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难点】
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干旱与荒漠化关系。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利用多媒体导入。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并通过资料展示世界及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问题。提出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面对日益严峻的荒漠化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直观形象的荒漠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的概念要配合荒漠化进程来理解,我会让学生现在教材中找出对荒漠化概念的描述,同时结合板书将荒漠化的进程进行讲解,结合教材描述和讲解,学生能较快地理解荒漠化的含义。为了防止学生对荒漠化的理解不够全面,我会向学生补充强调: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进而总结概括的能力,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
(二)西北地区的位置及地形
学生经过了初中两年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的方法。因此,对于这部分,我会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首先我会在课件上展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
引导学生读图,并引导其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概括其地形特点。学生通过读图和思考,能够归纳概括出西北地区是位于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地形特点:东部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其地理位置和地形,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干旱的自然特征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因此我会结合教师讲解、地图法和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干旱的成因
首先,我会用课件展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让学生读图的同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西北地区的降水和景观从东到西有什么变化?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基本能够读出图中降水和景观的变化,之后我会再进行总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原理海洋,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自西向东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减少;同时也受到地形的影响,高山环绕盆地的地形和青藏高原的隆起都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形成干旱。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和问题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2.干旱与荒漠化的关系
此部分是教学内容的难点。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之后我在进行讲解和补充,让学生真正掌握干旱的环境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其次,为了让学生理解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会结合教材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荒漠化的形成不是单一要素影响的结果,是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中,水分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最后,我还会想学生补充讲解,气候异常可以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特别是在持续少雨的年份,能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己描述,教师再进行补充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干旱与荒漠化的关系,突破难点。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堂最后我会请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布置下面作业:请学生思考-人类对荒漠化的形成有无影响?哪些活动影响到荒漠化的形成?
【设计意图】总结式的结课方式,让学生自我归纳,自主学习,作业的布置能让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责编:李思
上一篇:湖南《借物寄情》答辩题目与解析
下一篇:湖南抢截球-正面抢球-说课稿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