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寄书》。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四节内容《寄书》。这部分内容是借助购物丰富的现实生活情境,能够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主要讲解的是小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的加减法以及简单的小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运算奠定基础,也为学生的生活提供帮助。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寄书”的生活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认真计算、善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位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一位小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应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呈现教材上面的情境图片,提问学生思考可以从图片提取哪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两个包裹的邮费一共需要多少钱。从而引出课程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进行导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为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加直观,提升教学效率。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首先是估一估。
先让学生根据导入的数学问题尝试独立估算。学生在独立思考、估算出结果的基础上,让学生先与同伴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和过程。然后组织学生集中交流。
我预设学生的答案有两种,1是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所以结果是13元多;2是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所以结果不到15元。
在学生估算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算一算。
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学生尝试自己独立完成后,可以先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交流结束,派代表回答。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的是下面两个结果。
1: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13元+1元4角=14元4角;14元4角=14.4元。
《寄书》说课稿
在学生引出笔试计算,将着重结合1、2的计算过程,讲解3的笔算加法。着重讲解按照元、角的单位分别对齐,然后进行计算,并讲解满十进一。然后让全班再次用竖式算一算,巩固竖式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做比较,看看谁估算的结果比较接近。
接下来是探索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会直接直接出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试做,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组织集体反馈交流,有计算加法的基础,有了上一个问题探究的经验,将元化成角进行竖式笔算以及将14.4元化成14元4角,按照实际意义进行计算并不难。但是对于直接竖式计算的退位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我会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5元和15.0元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一致的以及这样书写的好处;从15元中借1元,也就是10角,就是10个0.1元,减去4角也就是4个0.1元,还剩0.6元,整数部分都是14元,相减没有剩余。
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进、退位的小数加减法,并介绍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如,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自主探究的权利牢牢把握在学生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互相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寄书》说课稿
这样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巩固,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练一练第1题。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进一步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