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 杜威
B. 巴甫洛夫
C. 华生
D. 斯金纳
2.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保罗•朗格朗
B. 罗杰斯
C. 索尔蒂斯
D. 布鲁纳
3.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 问答法
B. 发现法
C. 讲授法
D. 雄辩术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 建构主义
D. 新行为主义
5.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练习
B. 学习
C. 强化
D. 巩固
6. (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A. 上课
B. 教学
C. 工作
D. 交往
7.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
A. 常模参照性
B. 标准参照性
C. 总结性
D. 发展性
8.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B. 探讨因果关系
C. 严格控制自变量
D. 简便易行
9. 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 构造主义
B. 认知主义
C. 行为主义
D. 实用主义
10. (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凯洛夫
D. 布鲁纳
1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12.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 观察力
B. 想象力
C. 思维力
D. 创造力
13.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 (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15.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16. (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 课堂教学
B. 复式教学
C. 开放教学
D. 电化教学
17.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不均衡性
C. 稳定性和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18. 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A. 性格
B. 情绪
C. 人格
D. 气质
19. 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
A. 后脑
B. 中脑
C. 前脑
D. 延脑
20. 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A. 感觉适应
B. 同时对比
C. 继时对比
D. 感觉转换
21. 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幻想
22.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热情
23.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基本的是()。
A. 安全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 认识和理解需要
24. 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A. 智力正常儿童
B. 智力超常儿童
C. 弱智儿童
D. 品德良好儿童
25.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 《论语》
B. 《荀子》
C. 《孟子》
D. 《学记》
26.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A. 替代强化
B. 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27. 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 )。
A. 加涅
B. 布鲁纳
C. 奥苏贝尔
D. 托尔曼
28. 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观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9. 德育
30. 绝对感觉阈限
31. 投射测验
32. 先行组织者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3.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5.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和______。
36. 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______归因。
37.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______、______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8.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9. 简述美育的任务。
40. 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41. 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2. 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43. 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44.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于是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
六、论述题(11分)
45.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通过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得出经典性条件反射。
2. A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3. A [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4.C. [解析]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5.C. [解析] 强化是联结学习理论的核心。
6. B [解析]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上课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形式。
7. B [解析] 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8.C. [解析]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自变量和实验条件、主动诱发需要考察的现象、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9.C. [解析] 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0. D [解析] 布鲁纳的著名论点任何学科都可以以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而理智上忠实的形式应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因而儿童发现学习是一种佳的学习方式。
11. A [解析] 米丁斯基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著名的原则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12.C. [解析]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
13. B [解析]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14.C. [解析]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或统一体,它是由教育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的。教育体制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内容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15.C. [解析] 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
16. A [解析]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17. A [解析] 儿童在某一时期发展某种能力为迅速有效,错过之后再补就无法达到那种效果或者能力,这就是关键期,即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8. D [解析] 气质是先天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9. B [解析] 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20.C. [解析] 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糖和药就是前后两种刺激物。
21. A [解析]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22. B [解析]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23.C. [解析]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处于低层次的,是基本的需要。
24. A [解析] 计算可知,该同学的智商为120。智商在80~120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的儿童。
25.C. [解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26. A [解析]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27.C. [解析]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论中提出了先行组织策略,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引导性材料的教学策略。
28. A [解析]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它是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
二、名词解释
29.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30.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31. 所谓投射测验,就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
32.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三、填空题
33. 导向功能 选择功能 激励功能 评价功能
34. 遗传 环境 教育
35. 赫尔巴特 涂尔干
36. 内 外
37.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四、简答题
38. [答案要点]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39. [答案要点]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40. [答案要点]
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41. [答案要点]
首先,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发展,保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次,保持内容在质量上也是有变化的,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保持中的内容通常比原识记的内容更为完整、更有意义,保持中的内容将原识记的内容的某些特点夸张、突出,使之更具特色。
五、案例分析题
42. [答案要点]
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
给学生写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
43. [答案要点]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过于精心布置的教室反而会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和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44. [答案要点]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六、论述题
45. [答案要点]
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所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或实践的具体意义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过难或过易的内容均不利于兴趣的激发;其次,教学方法应具有新颖性和启发性,灵活多样,切忌千篇一律;再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满足学生某些方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后,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成功的机会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动机的迁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堂学习上来,使这些活动与学习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此外,还要将其他动机转化为学习兴趣或学习动力,这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先进人物的生动事例,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也对学生经常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责编:李思
上一篇:湖南特岗教师文言文专项练习
下一篇:湖南特岗教师面试题:综合分析类练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