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教师编制 > 备考资料 > 小学

湖南小学语文说课稿:《夜晚的实验》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15 19:23:4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夜晚的实验》。

 

一、说课本

 

《夜晚的实行》报告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征象上发明了超声波,并使用这个科学结果造福人类的究竟。这篇课文是本册第四单位“探索与发明”的典范例文,课文层次清楚,语言普通易懂。

 

二、说教学目的

 

本领目的:1.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结合语言情况,明白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认知目的:学会3个生字,明白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情绪目的: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觉并学习科学家仔细视察,大胆实行,不停使用科学技能造福人类的科学精力。

 

三、说重、难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斯帕拉捷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说考点、易混点

 

考点:斯帕拉捷的4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以及结果是什么。

 

易混点:区别“灵巧”与“轻巧”、“敏锐”与“敏捷”

 

五、说学法

 

六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读书做记号的学问》和《精读和略读》,初步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通过读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六、说教法

 

在突破认知目标时,我采用自学检测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些学困生适时点拨,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字典的方式来解决,生字回忆以前学过的形近字来比较学习,以达到温故而知新。

 

在突破能力目标时,采用合作探索法,小组内自由读课文,分自然段轮流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提问题,小组内探讨,后全班集体交流,分项读书收获。

 

对于情感目标,主要培养和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就采用自读自悟法及互动式教学法,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后,由教师布置新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精神。

 

七、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是一片有关实验的文章,但作者在叙述中语言组织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这样的描述,这样的跳跃,却给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创新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于是我对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一、话说科学,诱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为什么?你们知道科学的任何一次发明、发现都是从哪儿开始的吗?

 

2、师:课文《夜晚的实验》讲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发现的故事,让我们一块去经历一下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同时探究一下课文在表述这个故事时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看见了一个什么现象?

 

②这位科学家一共做了哪几次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从哪儿开始的?

 

注:学生交流时,可让学生把“人物、时间、现象、疑问、实验”的有关内容写在黑板上。

 

2、师:你能把这些疑问处都找出来吗?

 

三、读中诱疑,转换创新。

 

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第1次实验和第1个疑问之间的关系好吗?

 

谁愿把第2自然段读一下?(指名数人读)

 

2、师:再请同学把第1个疑问句读一下。(可找两三人)

 

3、师:你们觉得科学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个实验,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吗?

 

注1:如果学生听不懂,可换个角度:假如你就是斯帕拉捷,你看到这个现象,产生这个疑问,会马上就去做这个蒙眼睛的实验?

 

注1: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是”,一种是“不是”。可让学生说说理由,展开矛盾,让同学们仔细听辨,哪部分同学说得更有道理。

 

4、师:可是,作者写了斯帕拉捷的这个疑问后,却紧接着就写了斯帕拉捷做的第1个实验。这样写,你们觉得合适吗?

 

注:不管是说合适还是不合适,都要说出理由,这样就有可能自然地说到第3自然段的有关内容上。

 

5、师: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有没有说清,如果认为说清了,能说说作者说清了什么吗?

 

注:学生可能会说作者在这里说清了第1次实验的理由或假设,教师可在原有板书中添加“假设”。

 

6、师:假如我们要改变一下作者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觉得可以怎样改?

 

注1:学生会把假设的内容放在第1句疑问后说。当学生在尝试语言转换再创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听,思考怎样把表达清楚意思、恰当使用句式。

 

四、读中质询,感悟再创。

 

1、师:请同学们读读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的描述,你觉得这三次描述中,哪些地方可说得更清楚点,读过以后和同桌交流、商讨一下,行吗?

 

2、学生集体交流。

 

注1:学生继上学习后,一般能发现第2次和第4次实验的描述缺乏一定的假说。交流时可让学生说清文字的描述缺失了什么。

 

注2:当学生在语言重组和再创时,可引导学生注意添加有关假说的句式,要多样化,尽可能不与上面的句式雷同。

 

3、师: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

 

注:这一步着重是让学生再梳理一下科学发现的全过程,体味科学研究就是从身边的现象开始,从疑问开始,进而提出假说,不断实验,逐步逼近实质的过程。

 

五、再读感悟,发现意义。

 

1、师:作为一个科学实验,是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7—9小节,想想科学家为什么对蝙蝠飞行的秘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目的何在?

 

注:学生可能会马上说到“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这个目的上去,教师可引发学生再读第8自然段,想想继续研究的目的,首先应是什么。

 

2、师:能说说科学家对其它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从中发现了什么而发明创造,造福人类的事例吗?

 

六、回顾小结,诱发再探。

 

1、师:读了这个故事,研究了这篇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你有哪些启发和收获。

 

注:这里的回顾、小结,不应仅仅指向教材内容所呈现的科学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所持的态度和精神,还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对课文表达的学习上,有什么收获和启发,以让学生建构一种批判、反思、深究、再创的学习品质。

 

2、师: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⑴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⑵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注:探究方式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但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交流中辨别、区分、选择。同时还可有机引导学生搜寻相关资料,证明个人见解。

 

八、展示图片,启发联想

 

1.人类从动物身上揭开了很多奥妙的征象,并受到开导发明白很多对人类有效的工具。如人们从鱼的身上受到开导,发明白潜水艇,像如许的例子另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几多呢?请写下来。(可以通过阅读册本、报纸大概上彀查找,大概问问爸爸、妈妈去更多地相识)

 

2.平常在天然课上,同学们肯定看过大概到场过一些实行,你能把此中的一个实行的历程生动地写下来吗?(细致顺序序、步调来写,写明白每一步做了什么,让人一看就明白)

责编:李思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