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理论知识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某次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近期目标。
2.B.我国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方针。
3.A.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体为特定的教育目标。
4.C.保教结合是我国特定时间保存下来的教育原则。
5.B.学校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6.D.幼儿园课程内容强调综合性。
7.B.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的需要。
8.D.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9.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根据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提出发展适宜性原则。
10.A.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教育的发展。
11.B.游戏活动提倡幼儿的自主性。
12.A.教育目标需要考虑个体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
13.C.保育员是幼儿园中照顾幼儿生活,同时也是从生活角度教育幼儿的人员c
14.C.现代社会对保育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A.幼儿园将教育内容融人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16.D.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指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管理教育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3.发展适宜性:指幼儿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4.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5.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基本的、人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质是启蒙教育。
6.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7.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8.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自然的生活中,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考试网
9.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0.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三、判断题
1.×。教师和保育员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幼儿成长。
2.√。
3.×。幼儿园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4.×。教师尊重幼儿的合法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见和需求。
5.√。
四、简答题
幼儿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在儿童独立自主性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活动给幼儿提供了独立选择的机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独立自主活动的乐趣。
(2)给儿童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把在幼儿园学来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进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家长积极地配合和参与,儿童才有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体会到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3)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在儿童表现出独立性时,教师要保持冷静的态度,持宽容的心态,面对儿童的一言一行。不要因为儿童表现出与教师的要求不一致,而对其进行批评和嘲讽,更不能违背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原则。
总之,教师在培养儿童生活学习独立自主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
2.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1)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保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育工作者要对保教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热爱工作;要充分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和要求。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教师也应注意配合保育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保育活动。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可完成“保教合一”的任务。
(2)保育工作者的任务。保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创造性地、健康地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促进儿童开放的心灵与生长的自由,注意培养儿童内在的活力与兴趣,发挥儿童的能力和潜能,给儿童以健康、完善的心智成长。在保育工作中,保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儿童体内的动机、需要,然后才能解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而不只是消极地了解儿童,应在工作中做出示范,使儿童从每一个保育者的身上得到经验,实现自我,以发展其潜在的本性。在进行保育工作时,保育工作者要注意每一个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待儿童应该以一般健康、正常人的各种行为与生活的重要问题为主,诸如感情、友爱、道德、责任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儿童精神生活的发展。
3.综合性原则所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的素质很重要。教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实施的效果。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内在修养不断提高,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别很大,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差异更是突出,因此,在幼儿园里实施综合教育的时候,我们也就要根据本地的特点进行教学,因地制宜。
(3)不可为综合而综合。当前,许多幼儿园还不具备进行综合性教育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这时强行进行综合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为综合而综合的做法,后不仅没有做到综合性教育教学,甚至连原本的分科教学也丢了,终不利于儿童的学习,使儿童失去本该有的学习机会与学习内容。
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与发展,是近年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综合性教育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和普及,也给广大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4.实施活动性原则的方法: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儿童身心一定会获得自由发展。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的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儿童才会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正视儿童在活动中通过个人努力发现总结出的经验与发明,不要嘲笑儿童的探索,因为每一个新的发现与发明都是建立在前人成功的经验之上的。
(3)活动是多样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活的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佳。
(4)活动不是装饰品。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物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5.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错误做法,引起了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反思。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学前教育方案应考虑的就是儿童的需要,并因儿童的需要来裁剪课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相反地来“裁剪”儿童以让其适应学前教育的课程。
6.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1)幼儿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因此幼儿园牵动了全社会。我国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幼儿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要为“优生、优育、优教”起到保障作用,家长积极投身工作,安心事业。为家长服务是幼儿园的另外一大任务,幼儿园担负着满足家长需求和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责任,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幼儿园担负与社区、家庭交流和合作的重任,以促进各种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2)幼儿园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①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②尽早发现幼儿的身心障碍,进行早期治疗。对于个体生理的残疾和障碍,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救。因此,对于3~6岁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幼儿园担负着早期发现幼儿身心障碍的重要职责。③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性教育,使广大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21世纪推崇“教育人人平等”的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应该坚持这一思想,保障每个幼儿的受教育权。
7.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进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8.制定幼儿保教目标的依据是:
(1)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情的需求。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现实依据。一方面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培养目标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一些错误的做法。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要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情,并且成为指导人们正确培养孩子的纲领和原则。
(2)幼儿园教育目标也要预见社会新的要求,具有前瞻性。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也毫不例外地处在这个潮流之中。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面向本国社会的需求,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教育目标体现了教育者和社会对于教育对象的期望,这种期望是以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为基础的,这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9.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1)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由于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把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
(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美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0.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如自由游戏、区角自由活动等)。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无论幼儿的生活活动,还是作业课、参观访问等教学活动;无论有组织的活动,还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顾此失彼,随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种活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多地存在重教学活动而轻生活活动、重有组织的活动而轻幼儿自由活动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强调生活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的重要性。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幼儿发挥影响力的。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或者说,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五、论述题
1.我们很少认识到幼儿园中教师与保育员良好工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与保育员往往对自身的价值认识有所不同,保育员地位明显低于带班教师。这里固然有社会因素及对保育工作范畴的认识不正确等因素,但更多的却是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一些教师与保育员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许多教师与保育员在社会的压力下,往往贬低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也就造成了许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些保育员认为自己比不上教师,于是对于教育儿童的任务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只要有教师在,保育员不在教育方面与儿童有任何的接触。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比保育员的地位高,所以,对保育员工作也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有时保育员因某些事需要教师的帮忙,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非常不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回避。还有一些保育员认为,自己同教师一样受过专业训练,能力也不比教师差,为什么不能做教师呢?正是由于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她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不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甚至还在各个方面与带班教师针锋相对,以致影响了班上的正常工作。有些教师也是由于自己的不平衡心态,对保育员工作处处挑剔,甚至出于个人原因而妨碍保育员的工作。
我们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个人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影响了保教工作与自身形象,更影响了儿童社会性的正常发展。因为儿童从教师身上没有学习到正确的为人处事之道,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与周围人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或是一名保育员都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工作与本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尽量地呈现给儿童一个正确的社会关系,让儿童的社会性得到正常的发展及情感的陶冶。
2.幼儿教育的六项基本原则是:
(1)独立自主性原则,即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独立自主性原则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生活方面指通过生活技能的培养树立儿童正确的生活态度;动作方面指让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使儿童了解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环境;待人接物方面指培养儿童与人相处的社会行为;学习的自主性指除了让儿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习兴趣。
(2)发展适宜性原则,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和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的,是建立在教师充分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另外,发展适宜性的教师和儿童应相互作用。
(3)保教结合原则,首先保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充分了解儿童生活、心理发展特点,学习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要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的要求。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完成“保教合一”的任务。此外,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综合性原则,主要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年龄的综合性等。
(5)启蒙性原则,指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基本的入门式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其主要指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6)活动性原则,指儿童的教育过程融于一系列的活动、游戏之中。活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怎样来实施它呢?首先要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然后必须鼓励儿童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活动是多样的,它不是装饰品。
3.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往往忽略了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时,往往要求儿童这样做、那样做,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十分放松,这对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给儿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其次,教师要让儿童真正认识到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各种活动中,一定要时时抓住机会,让儿童了解独立自主性的重要性。儿童在了解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后,也会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活动。在进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与方法,不要一味地以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游戏、情境角色扮演、户外活动、参观等形式来进行。从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情感中,让儿童体会到“独立”的重要性。
4.教师与保育员一旦发现合作不顺畅时,不妨与同事好好地沟通一下,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另外,当教师与保育员发现两个人的合作不愉快而造成情绪方面的困扰时,不妨找一个正确的发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总之,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
教师与保育员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相互之间要做好沟通工作。在某一活动环节要保育员帮忙,应在前一天与保育员商量,以便让保育员把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与教师的活动相配合。保育员如有需要教师帮忙的事,也应该提前与教师打招呼,而不是临时通知。在事后,教师与保育员要相互致谢,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保育员往往因为自身儿童观与教育观的不同而会有一些冲突。面对这一问题,教师与保育员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应该在幼儿面前出现相互指责的现象,而是要在休息的时间,相互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可一同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或是一同找有关的书籍进行研讨。我们坚决反对那种当面不讲而背后乱说的做法。
5.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终的目标服务的。短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4)活动目标。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上述层次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身上。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总目标,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终实现教育目的。
6.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挑战。
(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以知识、信息为主要生产动力的时代。幼儿教育担负着为培养21世纪人才奠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显然,必须从素质教育人手,对教育思想、内容、形式、方法等全面地进行改革。否则,幼儿园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幼儿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意识、价值观念等空前多样化,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意识增强,人员流动量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幼儿教育机构类型单一、服务范围狭窄、机制不灵活的现状就不可避免地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家长要求办园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全日制之外,还应有半日制、计时制、机动的寄宿制等;要求增加节假日服务、晚间服务、护理病孩服务等。总之,在办园形式、管理制度、收托时间、保育范围、运作机制等方面,要求各种幼儿教育机构更灵活、更方便、更能适合家长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特点和需要。
(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目前,家长送孩子入园有了选择的余地,但是,“入好园难”的呼声日趋强烈。现在,幼儿家长大多数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通过耳闻目睹,对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断提高。因此,他们不仅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长得好,更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幼儿园质量的高低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因此,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成了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幼儿园只有教育质量高,才会生源充足,家长满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幼儿园要更好地完成双重任务,使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必须关心、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运行机制,深入地进行改革,把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六、案例分析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工作原则中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第十二条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卫生保健工作。”针对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幼教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利用游戏创设良好的心理疏导环境。幼儿园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不应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确,办特色园、特色班或者兴趣小组必须以提高幼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为落脚点。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不能盲目追新求异。显然,幼儿盲目地学习外语是违背全面发展原则的。
(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①儿童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有其特有的价值。②强调儿童学习的自动化和自律。③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儿童是通过操作来学习的。④儿童会做的是教育的出发点。⑤所有的儿童都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发展的潜力;幼儿在教师的眼中不应该有智愚之分,而只有发展阶段和速度的快慢之别。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与幼儿心智能力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材料等。⑥在教育过程中成人和同伴是重要的教育因素。⑦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儿童与知识、材料之间建立联系,而且也是儿童与环境、与人之间的接触。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儿童观的建立,人们逐渐认识到,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平等关系,即儿童在人格上与教师或者成人是平等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承认。幼儿园教师在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时应该注意:①态度诚恳,和蔼可亲,对儿童表现出信任和忍耐。②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感受。③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熟记每个儿童的名字,说话的语调和速度恰当,运用恰当的语言,说话态度要友善,注意与儿童的目光接触,善于倾听。
(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了解该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应该舍弃以往那种面向中间、舍弃两端的做法,面向每一个儿童,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许多幼儿对学习外语并没有足够的兴趣,并且学习外语并未被证明越早越好,因此,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幼儿园实践当中,一些保育员教师对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作用认识单一、片面,把保育和教育两者的界限划分得过清,以为保育就是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保证孩子的卫生和安全;教育就是传授给幼儿知识,掌握技能,结果割断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成长的。理论研究认为,幼儿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①物质条件。幼儿园应该有足够的室内和户外活动空间,应该有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同时,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②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由人的因素构成的,是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中,园长的观念、管理水平与教师的观念、专业素质、人格品质等,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具影响力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弥补幼儿园物质条件的不足。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是学龄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我们更要强调游戏的教育作用,把它看作是幼儿园教育当中的基本活动。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发展趋势。教育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是不够的,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责编:李思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