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教师编制 > 备考资料 > 幼儿

湖南幼教招聘:理论综合第二篇第五章第四节幼儿道德的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4-26 22:22:23

 第四节 幼儿道德的培养

一、幼儿道德的概念★

幼儿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幼儿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衡量一个幼儿的道德水平,不仅要看他的行为动机,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判断和认识,更重要的是看他实际行为的性质和意义。

二、幼儿道德的发展★★★★★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考查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儿童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据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8、9岁之间。以学前幼儿居多。这一时期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称之为道德实在主义。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自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开始考虑当事人的动机,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采用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对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作肯定回答,又可作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作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是根据其清晰的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从而提出了他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根据行动的有形的结果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受到惩罚的和顺从权威的行动都被看做是对的。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虽然发生了互惠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方式。

科尔伯格的第一、二阶段与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相对应,第一阶段都是毫不怀疑地服从权威,对行为的判断根据行为的后果;第二阶段都承认规则具有相对性,但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已能根据行为的意图来判断,而科尔伯格认为幼儿在第三阶段才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问。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扬的行为。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定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的秩序。

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这个阶段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墨守成规的趋向。正确的行为是按社会所同意的标准来确定的,意识到个人主义的相对性以及需要与舆论一致。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道德被解释为一种良心的决断。道德原则是自己选定的,根据抽象概念而不根据具体规则。

三、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能力

无论是基于皮亚杰的理论还是基于科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了个体认知能力对道德成熟的影响。科尔伯格认为,每一个道德阶段都需要一定的认知和换位思考能力,但是这些又不足以确信道德的进展。科尔伯格假设:对每一个道德阶段来说,认知和换位思考能力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条件。

(二)同龄人的交流

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同伴交往的价值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同龄人的交流使儿童在发现自我、形成社会知觉、获得情感支持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理解。因为正是同龄人之间的矛盾、不协调、冲突等障碍,儿童借助于协商、对话、交流等形式,了解了其他人的观点、思想,同伴互动形成了“成熟的道德的骨架”,这对道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当孩子们进行协商和妥协的时候,他们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之间的合作。

(三)儿童的养育实践

沃克等与儿童讨论道德困境时,儿童评价了道德判断的级别以及父母的交流方式。一组父母经常通过有意识地听、问一些澄清性的问题,提供高一级别的判断以及使用赞扬和幽默来创造出一个支持性的氛围,他们的孩子与家长面谈两年后,在道德理解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组父母经常训斥、使用威胁或者作出讽刺性评论,他们的孩子变化很小或者根本没什么变化。

(四)教育与文化

教育的过程是个体道德发展的过程,因为教育传承着社会规范、意识形态,所以教育对于道德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校教育对于道德发展来说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场所,因为它将年轻人引向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超越了个人关系而延伸到政治或文化群体,从中使得个体逐渐地内化道德认识,树立道德信仰,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逐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责编:李思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