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这种论调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一些国际组织在进行全球风险预测时,就已经将“中国危机”列入其中。十几年来,他们的预测从中国经济将硬着陆转变到中国将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侧重点虽有切换,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似乎没有尽头。
这一次,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中国的杠杆率。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宏观杠杆率增长较快是其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我国超高的储蓄率、欠发达的权益融资,导致储蓄较多转化为债务推升了杠杆率。过去10年是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货币化进程加快,随之而来的,正是相关企业和个人的杠杆率快速抬升。此外,由于我国国企和政府融资平台实际上承担了一定的政府融资职能,企业杠杆率因而上升较快。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影子银行”业务在监管的“空白地带”出现,“影子银行”的加杠杆行为也成为杠杆率上升的推手。
近年来,我国充分认识到了高杠杆的风险。一系列结构性去杠杆政策有序推进,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及结构性信贷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在内,一系列去杠杆政策协同出台、共同发力。
经过努力,我国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明显放缓。2017年杠杆率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杠杆率增幅比去年同期又收窄1.1个百分点。这显示出我国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金融风险防控成效初显。
责编:贺娟华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