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信息化纵深发展,巨细靡遗的大数据几乎装点了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奔涌的信息流一旦决堤,势必殃及广大。据新华11月2日报道,今年以来,多家机构的用户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包括网购信息、学籍信息、从业经历甚至开房记录等众多高度敏感信息在“暗网”上明码挂售。在享受数据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如何筑牢隐私保护的堤坝,不让自己成为信息洪流的受灾群众。
“暗网”,就是将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并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利用其他节点进行多次随机转发,从而实现信息发布者身份信息的隐藏或保密。那些想通过“暗网”来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原始设计者们一定没想到,他们的成果如今竟成为犯罪分子进行个人信息、人体器官、武器军火和毒品等非法交易的场所。相较于“暗网”是什么,地下黑产究竟如何获得用户信息,显然更值得深思。
从个人角度而言,防范意识薄弱的缺口正在互联网的显微镜下被无限放大,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对网络安全知之甚少的老人会在纷繁复杂的蛊惑下被套出隐私;免费酒店试睡、转发抽锦鲤、性格测试等“钓鱼活动”,可谓是为缺乏判断力的年轻用户量身打造,使其欢天喜地地把自画像交给大数据技术进行解读和重构,震惊世界的“脸书”泄密事件,正是一款第三方向性格测试应用导致的。此外,酒店、航空、教育培训等传统行业由于数据真实度高、安全防范能力低,亦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互联网早已成为现代公共生活一个庞大的子集,个人信息保护也不能纯粹指望约定俗成的自律,具体而微的制度与完整的配套设施建设呼之欲出。
责编:贺娟华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