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中国电影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将中国文化推广传播到海外具有巨大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参加国际电影节,通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树立影片的声望,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二是通过各种商业途径,直接打入海外商业传播市场,和海外观众见面。
从国际电影节大踏步
走上国际舞台
目前,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批准认可60个左右有质量的国际电影节。通常根据电影节性质,将其分为A、B、C、D四类,即竞赛型综合类电影节、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非竞赛型电影节、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以下分析数据主要来自15个A类国际电影节,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等。
从1980年到2018年,我国在A类电影节上获主要奖项的影片大约有101部(港台地区还有27部)。相较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记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不但在数量上大幅增加,所获的奖项也突破了此前多局限于东欧和亚非拉地区的限制,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上获各类奖项的影片有50部左右。从时间上看,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90年代是中国电影海外获奖的爆发期和高潮期,2000年之后保持平稳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第四代和第五代创作的“民俗电影”是海外获奖的主要类型。所谓“民俗电影”是指自1984年陈凯歌的《黄土地》、1987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在国际上获奖后,中国中青年导演所开创的一种影片模式。这种影片模式一直延续到1996年,该年度吴天明凭借《变脸》在第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因为文化差异,西方观众对中国电影会有一种猎奇心态。“民俗电影”在力图表达作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反思的同时,有意无意地符合了西方观众的某种期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反映中国当代现实生活的影片逐渐增加。这些影片往往聚焦于城镇底层普通人的生活,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风格上慢慢趋向于纪实化。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国际上广受关注正是因为他始终将镜头对准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小人物,在细腻体察他们的哀乐人生中寄予宽厚的人文关怀和理解。这一时期获奖的《十七岁的单车》《洗澡》《生活秀》等也属于此类。
近年来,表现中国当代生活的影片《我不是药神》《暴雪将至》《烈日灼心》等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也受到热情欢迎,获得各种荣誉。另外,由中国政府和民间推动的中国电影与海外电影的交流合作在2017年明显增多,第二届金砖国家电影节、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二十三届地中海国家电影节、匈牙利中国电影展等相继举办,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做出了贡献。
责编:贺娟华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