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
当图形形状差异较大时,注意观察图形元素量的变化;当图形相似度比较高的时候,注意旋转或移动方向、图形之间是否相互叠加、外形上是否相似等。
2.定义判断
A.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
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
B.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例题】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
A.杜×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40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约10万元。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由于购买生猪的价格又很高,他们的利润很低。为此,黄兴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们就不缴纳税款
【答案】B。解析:漏税这一定义十分简单,要做这道题,其实只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就够了。在题中举的四个事例中,都涉及到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问题。但是第一个事例中,杜×显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税,而是在逃税;C项中,张大伯因为没有营业而不缴税款,他并不是不知道该缴税款,所以也是故意的;D项中黄兴与C项中的事情有点相似,但他不仅不是漏税,更像是抗税了。只有B项中,该著名歌星也许是认为举办方已经缴纳了税款。
3.演绎推理
A.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B.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不同命题的形式、矛盾以及推理规则;例如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直言命题的形式、矛盾及推出关系。
C.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你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例题】下列推理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只有启开电源开关,日光灯才亮,这盏日光灯不亮,所以没有启开电源开关
B.只有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张、王二人的借贷行为是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所以,他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C.如果黄某是本案作案人,那么他就具有作案工具;如果黄某是本案作案人,那么他就有作案时间。黄某既不具有作案工具,也没有作案时间,所以,黄某不是本案作案人
D.作案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这个公司的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所以,这个公司的人是作案人
【答案】C。解析:A项"只有……才……"的形式,可写成"灯亮→打开开关",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灯不亮不一定能推出没有打开开关。B项可写成"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假言命题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故借贷行为时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不能推出借贷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C项"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成"作案人→有作案工具"、"作案人→有作案时间",假言命题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故C项正确。D项"所有A是B+所有C是B"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不能得到"所有A是C"。
4.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较常见的关系有因果、象征、出处、属种、并列、事物与作用、整体与部分等十多种。
A.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因为只有储备了更多知识,才能最准确地对类比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结论。
B.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例题】义务警员:警察
正确选项为()。
A.小偷:模范 B.狮子:小羊
C.肖像:装饰 D.死刑:刑罚
【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义务警员"与"警察"的关系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选项中"死刑"是"刑罚"的一种,故选D。
5.事件排序
首先对事实作必要的补充或假设,然后用排除法设计较为合理的顺序。
责编:文丽红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