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社会保险税
D.增加货币供给量
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人的能力
B.人的勤奋程度
C.人的机遇
D.人的户籍制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实现共同富裕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使部分群众失去了家庭,成为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即"三孤"人员。为做好"三孤"人员的救助安置工作,国务院于5月19日决定,3个月内,为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这部分公共支出属于( )。
A.公共消费支出
B.公共投资支出
C.公共转移性支出
D.公共预防性支出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 )。
A.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
B.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具有客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等特点
D.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
1.答案:
解析: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繁荣,进而促进就业,A项正确。提高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都会使企业的收入减少,从而使失业加剧,排除B项和C项。如果货币供给量长期过剩会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排除D项。
2.答案: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个人原因,选项中只有C项不是主观能驾驭的,其他三项都是个人能改变的。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解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了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次调整体现了新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宏观控的内在要求。本题选C。
本题相关知识点: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进一步调整并逐渐完善。
1993年提出了八大主要目标: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财政、外贸进出口和外汇储备、商品零售、物价、经济效益及人口自然增长率。
经数次调整,1997年宏观调控八大目标确定为: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财政收支差额、货币发行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
1998年以后,这八个目标的体系被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十六大宏观调控目标由八个变为四个。
4.答案:
解析:
公共财政中,公共支出按是否有直接补偿为标准,分为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目的,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根据其货币的、无偿的、单方转移的特点判断政府给“三孤人员”的生活费即属此类。姑本题选C。
本题相关知识点:
消耗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又可划分为消费指出和投资支出。
投资支出指在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具有投资性质的支出,修建公共设施,经营公用事业,主持公共工程等;
消费支出是指财政为满足公共需要用于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国防经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等。
预防性指出指的是用维持于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一般为国防、警察、法庭的支出。
5.答案:
解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政府往往采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计划手段是指政府通过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计划手段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国家经济决策的主要体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计划手段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具有客观性、战略性、预先性和指导性等特点。四个选项都体现了计划手段的特征,故选ABCD。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