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每天第一件事是睁眼,第二件事就是看手机。上课的时候更是离不开它。”提起上课玩手机,北京某高校学生小陈说,“也不是老师讲得不好,但我每隔几分钟必须要刷下微博、看看朋友圈。”
诸如此类的资深校园“低头族”绝对不是少数。他们有句口头禅,叫“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如今,随处可见的校园“低头族”,已经成为校园中一道别样的“风景”,对他们来说,出门上课不带书本很正常,却必须带好充电宝。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普通学生的重要装备。但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也带来了诸多“副作用”:刷微博、看朋友圈、追电视剧、玩游戏……不管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多卖力,校园“低头族”们总是头也不抬地紧盯手机。有的老师无奈地表示,课程开讲10分钟,下面就有开始玩手机的了。
如何让手机止步课堂?近年来,有些高校着实费了不少脑筋:有的推行“无手机课堂”,要求老师和学生上课前将手机关机,并统一放进储物柜中;有的甚至高价购置手机信号屏蔽器,上课时间断网……但这往往治标不治本。有老师表示,有些学生内心特别反感这些规定,认为玩手机是自己的自由,不应该被这么管着。
将手机“请”出课堂,提高课堂本身的吸引力是重要的一环。老师应促进教学方法创新,令所授知识更加丰富生动、更具有互动性,将学生的目光从手机屏幕转移到黑板上。同时,还应顺应时代潮流、提高学生的新媒体媒介素养,如建立微信公众学习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学习模式等。
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时期,由于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比如很多学生对学习机会的获得普遍缺乏珍惜感,甚至觉得是在被迫完成任务,自然会敷衍了事,上课刷手机也没有任何“负罪感”。对此,学校应该组织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关使用规范,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正确认识网络的双重功能,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做自己的主人,用关怀的温度真正唤醒校园“低头族”。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