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背景链接】
为了把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地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北京将提高急诊的“准入门槛”。5月1日起,北京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等20家设有急诊的市属医院将启动“急诊分级”就诊工作,患者就诊前先分级,从以往“先来后到”的就诊顺序,改为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候诊。(4月22日《北京青年报》)
【提出观点】
“急诊分级”打破了传统的“先来后到”排队就医模式。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解决急诊科“急与不急一锅粥”现象,实现对于患者的合理分流,让真正需要就诊的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治。
【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急诊诊治实行“先来后到”的制度,按顺序诊治了许多“急诊不急”的患者,浪费了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顾此失彼,引发了不必要的医疗风险。急诊是与死神赛跑,但许多病情不重的患者出于“求快”“求好”的心理也挂急诊号,占用了许多医疗资源,导致“急诊不急”问题严重。若按顺序看病,社会就浪费了三成的医疗资源,也容易导致真正需要急诊的患者失去机会,造成“生命通路”堵塞的局面。
而急诊分级制度,是由机器和专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判定出4个级别的病情情况,按照病情级别实施诊治。在这一制度中,病情轻重成为看病顺序的标准,有助于缓解“急诊不急”的问题。病情重的患者拥有优先权,得到及时救治,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生命危机;病情轻的患者延后诊治,也不耽误病情和医疗资源。急诊分级制度既有利于畅通“生命道路”,也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是个科学的“双赢”制度!
【参考对策】
急诊分级需医患双方相向而行:
首先,对医院来说,不能简单地一分了之,还要充分理解患者的诉求,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让患者了解分级的重要意义,学会“今天我为别人让道,明天别人为我让道”的换位思考,从而主动配合医院的分流措施。另一方面,医院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出手机APP查询等待时长服务,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焦急情绪。此外,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候诊患者的巡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要及时调整级别,以有效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其次,对患者来说,要端正就诊观念,正确看待急诊救治。急诊不是随时想看病就看病的“24小时门诊”,更不是优先见到医生的“快捷通道”。况且,医疗行业隔行如隔山,急诊科医生救治危重病人经验比较丰富,但对一些专科疾病的诊治,可能难以像专科大夫那么准确到位。因此,遇到非急诊病症,患者还是应当主动选择相应的专科门诊看病就医,这样既避免给急诊科添乱,也有助于自身得到最佳诊断治疗。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