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智库首席专家 郝文斌,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嘉富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全媒体时代正改变着大学生话语的特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媒体融合加快发展过程中运用全媒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育人成效,已成为亟需讨论和解决的新课题。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话语正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大学生话语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全媒体打破了“我说你听”的单向状态,大学生更愿意使用“令人喷饭”“羡慕嫉妒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扎心了,老铁”和“官宣”等网络流行语开展互动交流,更喜欢在没有话语绝对权威的压制下表达个体价值诉求。二是大学生自说自话表达日趋明显。全媒体突破物理时空界限,形成自由开放话语空间,可以随时随地收发信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定文化背景以及其他需要,组成指向性鲜明的话语圈层,综合使用字母、数字、符号和谐音等创造诸多网言网语,用于朋辈之间网络互动交流。三是大学生图像话语需求意愿强烈。全媒体不再局限于文字或图片生硬固定的话语表达方式,开始由静态话语转向动静结合的图像话语,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形态,形成立体式感知的话语。有的学生不太喜欢宏大文本叙事,比较倾向于感性直观冲击的图像叙事,如喜欢制作和使用表情包、gif动图用于话语表达。类似“我和我的祖国”“远方有你”“孝敬不能等”等网络音视频和网络拉歌活动,给大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为网络思政课描绘出青春之中国的底色。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