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家出了16名护边员
高原上自然条件恶劣,很多护边员都患有偏头疼、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今年才44岁的麦麦提努尔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这让他开始担心起护边工作。
2008年,19岁的侄子阿不都克里木得知护边工作急需人手,便从乡里回到山上,成了这个家族的第四代护边员。
“刚开始,我也犹豫过。”在头痛难眠的日子里,在寸步难行的山路上,阿不都克里木想过放弃。“我生长在这里,熟悉这里一草一木。如果连我都不愿意来,谁还愿意干呢?”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行走在边境线上,觉得这份工作很神圣。”
“我们这一代护边员赶上了好时候。”阿不都克里木说,2016年,政府在护边员值班的卡点修建了宿舍,有电有热水,还能做饭,补贴也从每月100元增加到了每月2600元,“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
正说着话,麦麦提努尔的大女儿古丽加玛力·麦麦提努尔走进来,“我刚在值班室整理护边日志,来晚了。”
2017年9月,高中毕业的古丽加玛力也加入到了护边队伍中。参加工作第一天,古丽加玛力跟着父亲一走就是十几公里,又冷又饿又累。回来后,她将一路的经历写进日记,“从这一天开始,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工作。”
“我女儿是新护边员。”说起女儿,麦麦提努尔很骄傲。这两年,护边小组定期组织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大家水平参差不齐,古丽加玛力就利用休息时间帮大家补习。“新护边员,新在有知识、有文化。”
70年来,一家四代人一共出了16名护边员。麦麦提努尔说:“不管怎样,我的孩子们都会传承守边传统,守护好祖国每一寸土地。”
这个家族的故事带动了一大批柯尔克孜族牧民自觉投身守边护边队伍。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座毡房就是一个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
毕世华9年守护中缅边界
“守好了边界,就守好了家”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正值夏日,中缅边境的云南省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酷暑难耐。
中缅边境地形复杂,犬牙交错。有的边界是山,有的边界是河,有的边界则是虚拟的连接线。地处国门一线的红岩村,5个小组与缅甸山水相依、耕地相连。
1997年,担任村委会副主任的毕世华开始参与处理两国边民事务、调解矛盾纠纷,当地人戏称他是“村级外交官”。2007年,村界务员年纪大了无法再上山巡界,毕世华正式成为一名界务员,负责中缅边界镇康段117号至121号界桩之间的涉外事务。
这6.7公里边境线,是毕世华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段路。在接下来的9年时间里,这位边民眼中的“活界桩”“泥腿子外交官”,穿烂了40多双胶鞋,写下了30多万字的巡界日志。
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国界也许只是地图上的线段,可对毕世华来说却是生活的日常。
地图上固定不变的边界,现实中要维护好,也颇费一番功夫:下雨滑坡,山脊中心线可能变化;洪水冲毁河道边坡,国界线基准也会随之变动。毕世华协助组织农户投工投劳治理117号至118号界桩地段的小鹿场河,沿界河修筑护堤90多米,不让一寸国土流失。
如何把地图上的国界标注到现实中?为了建一条让双方老百姓都看得到的国界线,毕世华想了很多办法。中国政府提供苗木,双方民众现场见证,分别沿国界线各退一定距离种植核桃,在红岩村看到了核桃树,就意味着快到边界了。自从种上了核桃树,红岩村的边境线再也没有出现过境耕种纠纷。
界务员的大多数工作地点人迹罕至,巡界很多时候全凭自觉。但界桩有没有受损等情况,不到现场无法知悉。“你不上界,别人也不知道,但是你要守好界,就必须常去边界走一走。”毕世华说,自己从没想过要偷懒,因为界务员“代表国,保护家”。
“村民生活稳定、过得好,边疆才会真正稳定。”毕世华担任村干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坝区发展甘蔗,山区发展核桃,城郊培育三产,如今红岩村产业渐成规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2015年,毕世华在巡边时因触雷失去左腿,同村的李俊学接过了巡界的接力棒。因为舍不得放弃界务工作,毕世华被调入镇康县外事办公室,换了一种方式守护国界。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