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正是得益于文明交流互鉴,得益于文明融合创新,人类的智慧不断散发出新的光芒,这既为人类文明注入源头活水,带来勃勃生机,也成为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劲动能。
文明是平等的,相互尊重是对待不同文明的应有态度。“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在今年5月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中国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共生,深得世界认同。事实上,中国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本身就体现了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引领世界文明进步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这种思考和担当,植根于中华文明协和万邦、安民富民、革故鼎新、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来源于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宏阔实践,因而具有深厚的底蕴、真理的力量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曾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德国政治学家哈拉尔德·米勒预言:“文明的对话而并非文明的冲突才是世界现在乃至未来发展的真正前景。”世界各国应当遵循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之道,不断放大共识,形成主流认知,营造和平发展的全球文明生态。
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我们只有踏上这一人间正道,才能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华章,才能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才能建设和平与安宁、发展与繁荣的世界。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8日 02 版)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