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不断“超纲”攻关:探测器和卫星日常运行由学生负责
十年磨一剑的背后,是一支小而精的科研团队。
如今,“极光计划”团队也不过冯骅这位带头人、一名工程师、一名博士后和三四名学生。而对于他们而言,这十年,也是一次不断“超纲”的科研攻关。
来自清华物理系的龙翔云,大二就加入了冯骅参与指导的学生项目“天格计划”,积极建设伽马暴探测网络。一年多来,他为探测器完成了3000多次开关机指令:“我每天都会为探测器提供‘明日工作计划’,通过卫星公司上传至空间。保证探测器避开高通量高能粒子的损伤,星敏感器一直指向星空。”
卫星日常运行设计,超出了团队专业范围;控制程序设计,对于龙翔云来说也属跨界。“为了最大化观测效率,我们决定自主设计运行程序。”虽然笑言Python写起来比较流畅,但修补Bug也在前期消耗了不少功夫。龙翔云说:“目前程序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每天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
2019年3月,探测器进入常规观测,盯准了蟹状星云脉冲星。同年7月23日,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自转突变被X射线偏振探测器捕捉。“我们观测到,经过几十天,脉冲星的偏振信号又慢慢恢复,这一新的发现有助于理解脉冲星、也就是中子星的内部结构。”这个观测结果让冯骅和团队成员兴奋不已。
但数据的处理和解释也颇费功夫。“在偏振计算之外,我们还需折叠出蟹状星云的脉冲相位,把所有观测数据按脉冲周期叠加后得出结论。”叠加过程中的时间矫正又一次“超纲”,团队专门向高能所研究员请教,经过4周程序设计,完成时间矫正工作。
在冯骅看来,某些科学问题需要对一个科学目标进行长期的跟踪与观测,“极光计划”使用的立方星恰好成了大型天文项目的一种弥补手段,更重要的是,“‘极光计划’还为人才培养和交叉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复杂的大科学工程中,每个人做的东西都是细分的。像我们这样一个完整的天文项目经历,学生可以在科学论证、仪器测试和建设、发射后的运行等方面都参与进去,能够极大丰富同学们的学术训练。”冯骅说。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