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中国古代的帝王,有各种称号,如庙号、年号、谥号等。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商朝时期,商王除了本名以外,还有祭名、谥号,而杰出的商王还有庙号,祭名是中国唯一信奉鬼神的朝代商朝的特色称号,以后的朝代皆无。表现一般的商王,则没有庙号。比如,商朝中后期,发生了著名的“武丁中兴”,当时的国王,祭名为武丁,谥号为商襄王,庙号为商高宗,本名为昭。商朝的末代国王,祭名为帝辛,谥号是周人给加的,商纣王,本名为授,没有庙号。周朝时期,周王和各诸侯国的公爵、侯爵、伯爵等,有谥号,但都不建庙号。谥号是国君去世后,臣子们给他加上的评价其作为的,比如,周文王、周武王,文武昭穆,都是好的谥号,对于行为不当的,则谥号也就不会很好了,比如,周厉王、周幽王。周朝时期,百家争鸣,联邦制,没有专制集权,因此,臣子给国王做评价的谥号,都很准确、客观,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