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更点制
再来说一下“更”。中国古代五更记时开始很早,《汉旧仪》就有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的记载。虽然出现年代较早,但是明确见诸历法者,一般以唐代初期《戊寅元历》为开端。
在李淳风的《麟德历》中,给出了计算更点的规定:甲夜为初更或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一更(初更)指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二更指亥时,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三更指子时,即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四更指丑时,即第二天一点到第二天三点;五更指寅时,即第二天三点到第二天五点。
计时工具
有了计时标准,古人都发明了哪些计时器呢?
在《长安十二时辰》片头里出现的日晷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历史最悠久的计时工具。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
另外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是圭表。作为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作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作圭。圭表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居世界第一。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