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作者: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 周锦尉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月报告日前出炉。“满月考”成绩单显示,“申城市民切换‘扔垃圾模式’”,“垃圾社交,重构都市熟人图”,“众人拾柴,各方添加助燃剂”,“科技加持,分类收运出新招”……阅读之,深感上海市民将“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走深走心走实,“动真格”了。由此想到,营造法治环境须落实“四个担当”。
一个法规从调研、选题立项、法规审议通过,到宣传、实施,再到严格执法,体现法规的约束作用,简言之:立法、宣传、实施、执法的四个环节,需要相关的人员落实“四个担当”。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法处于“法治系统工程”的先行位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本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出现国际大都市都显现的“垃圾围城”现象,给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地方立法与政府工作同步推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代表和立法方面的人员深入社区,听取市民意见近两万人次,发放三万余份调查问卷,三次征求市人大代表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共有270多位代表提出380多条意见建议,其中50多条被采纳。市人大立法人员赴外地调研,协调各责任部门的关系,形成《条例》草案稿。上海1月底推出《条例》,7月1日实施,首月就有明显成效,这个过程中,上海人大立法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