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作者: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申卫星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这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留下姓名、职业、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财产信息、消费记录等。这些信息被互联网记录和存储,非常容易被泄露和传播,甚至可以通过个性化推荐等算法分析而产生巨大商业价值。中国消费者协会2018年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中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被骚扰或侵害过的人数占比达85.2%,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为数不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中,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侵权责任法、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都有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更多更专门的立法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深入总结现行法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学术界和实务界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论证,以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个人信息说到底归属于信息主体个人,个人对这些信息应当有处置权。因而,促使个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尊重个人的知情同意权,就成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设计的一项关键内容。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个人信息不断产生,同时被多种机构、企业存储和传播。个人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失去了主张权利的机会。让人们能够恰当地控制个人信息,前提是让其有权了解自己的哪些信息正在被收集、使用。赋予个人信息主体以知情权,同时规定个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负有告知义务,是维护个人信息自主权的需要,也是督促互联网信息产业透明运营的需要。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