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政府职能转变,或政府与企业和市场关系方面的改革。总体来说,政府逐渐退出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转而承担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不过,中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高度关注,在很长时间里体现在地方政府之间推动地方GDP增长从而使财政能力增长的竞争。这种政府作用方式对于把改革形成的激励转化为增长速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政府过度介入直接资源配置、妨碍市场机制作用的负面效果。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简政放权改革向纵深发展,政府职能越来越多地转向履行促进教育发展、加强社会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宏观经济调控等公共品供给等责任。
对外开放与上述经济改革过程,具有推进逻辑上的一致性,在时间上是并行不悖的,从效果上看是互为条件和相互促进的,推进方式是相同的,即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扩大国际贸易、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投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及近年来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对外开放使中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同时对实现企业成为竞争主体、吸纳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中国市场主体学习资源配置的过程、在经济增长中兑现人口红利、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比较优势等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目标,起到了促进作用。
话题之三:中国特色道路的本质本源
中国改革具有渐进性质和增量性质
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及推进逻辑十分明确,即“三个有利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改革开放
绝大多数研究者和观察者都高度认同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成功的。面对同样的中国经验,如何找准并理解其背后的改革出发点和推进逻辑,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