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上过年的乘务员,高空维护电网的“蜘蛛人”,作业误差不超过一毫米的养路工,四小时检修上万零部件的“动车医生”……车、机、工、电、辆五大系统,200多万铁路职工护佑着数亿人的出行安全。即便刷脸进站、VR站内导航、机器人问询等“黑科技”闪亮登场,那些“最美春运人”仍然像毛细血管一样,保证了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无阻。对他们而言,40天,是365天中的一次大考。考验的,是体力精力,更是缺席那桌家庭年夜饭的内心波澜。但一头是家,另一头是梦。因为选择了梦,这一颗颗平凡的螺丝钉,让回家的铁轨节节相连、安如磐石。
由马驮车拉到海陆空多种选择,回乡之路的变迁,映照着中国一日千里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车上与车下,忙了一年开始享受假期的归客与仍在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同是追梦者,他们接力奔跑,构建起“全年无休”的活力中国。
在过去,一张火车票曾承载了多少游子的乡愁。而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渐次织就,数字春运、透明春运、暖心春运跃动着时代之光,铁路、民航、客运各条战线的“春运英雄”严阵以待。在全速前进的中国列车上,喜庆祥和的年味儿正扑面而来。
石 羚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31日 05 版)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