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节奏,在发展上,更在保护上。一江两岸的人民,依江而兴的城市,吃长江水、走长江路,发展与保护总是相互交织,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哪个快一些、哪个慢一些,回答好这些问题实属不易。就说长江沿岸的工厂布局,一些研发材料的工厂达标排放是否就不必拆除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是否还要存在呢?如果不以长远眼光来谋篇布局,恐怕很难做出正确选择。长江经济带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要有“快思维”,统一市场、协同合作、加快转型,也要有“慢思维”,科学用水、优化布局、统筹资源。其实,快与慢的思维犹如做加减法,背后是长江节奏之变,也是发展理念之变。
长江节奏,在这一代,更在下一代。在湖北宜昌,看到一个环保作品展,作者都是小学生。当地通过对小学生开设环保教育,力图从理论到实践补齐生态这一课。问一个三岁小朋友,“环保知识要注意哪些方面?”“电池不能乱丢。”“为什么不能乱丢?”“电池里面有毒。”点点滴滴、尺寸之功,体现在小朋友的观念培养与一言一行中。他们的成长,也将带动家庭乃至社会环保意识的生长。如果说生态教育是“大手拉小手”,那么以下一代成长为纽带的环保意识生长就是“小手拉大手”,代代相承、互相带动的节奏,让长江“大保护”行稳致远。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高质量发展像弹琵琶,不论指法如何变化,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基调、大节奏不能变,只要认准了,又何须“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呢?
李洪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07日 05 版)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