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为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加大环境污染案件办理力度,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细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工作措施和时间节点。涉及查封、扣押物品的,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密切配合,加强协作,防止发生转移、隐匿、损毁、灭失。对具有危险性或环境危害性的涉案物品,公安部门应积极协助生态环境部门组织临时处理处置,以避免污染加剧或发生次生污染;对无明确责任人、责任人不具备履行责任能力或者超出部门处置能力的,应呈报属地政府组织处置。生态环境部门应重点查明排污者严重污染环境的事实、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及时收集、提取、监测、固定污染物种类、浓度、数量、排放去向等。公安机关应注意控制现场,重点查明相关责任人身份、岗位信息,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采取相应强制措施。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规范使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录入案件信息,实现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网上移送、网上受理和网上监督。
第二,及时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为高效打击整治环境污染犯罪提供制度支撑。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全国人大法工委2008年下发意见的核心内容上升为法律条文,并将适用此法第30条处理环境污染案件的范围从水污染扩大到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加大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重点围绕环境污染案件的管辖及打击重点和取证要点、主观故意的认定等内容,进一步统一公、检、法3家的理解认识。
第三,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侦查打击能力。注重理清三条线:生产工艺线,要了解企业究竟如何产生污染;人员组织线,制作犯罪单位人员组织图,区分每个人的作用地位;污染溯源线,从污染发生地到污染源头,查清整个发生链条。
注重应用专家意见作为证据。由于环境污染犯罪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隐蔽性、长期性,侦查民警应注意通过主客观证据对危险废物来源、生产原料、流程工艺、产品、污染物、现场环境进行固定,商请专家开展有科学依据的论证,形成专家证言。
注重运用水体、土壤、大气等多种监测手段。实践中,一个污染行为往往导致多个要素被污染,因此,侦查员在现场要灵活判断,注意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手段,特别是新司法解释赋予的大气监测手段来评估污染后果。
注重有别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现场勘验取证。由于环境类案件存在特殊性,现场勘验报告要体现出环境犯罪的关键要素,如准确标注出大气排放位置、污染物倾倒点等,对周边环境应尽量描述出环境性质。应用侦查实验要更加审慎,可充分征求检察机关意见,探索在实验室开展侦查实验或充分运用专家意见,避免二次污染。
注重联合调度、高效指挥。公安、生态环境部门应紧追舆情警情,注重案件信息收集研判,对问题突出、侵害环境资源、产生危害后果大的环境污染案件,要加强联合调度、高效指挥,以专案经营的方式从严打击。
注重现场处置,反制数据造假。实践中,犯罪分子常常篡改、伪造环境自动监测数据,侦查员要针对性地研究排污企业数据造假可能使用的方式,协同生态环境部门对掌握的企业自动监测数据与日常监察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研判评估数据造假规律、时间段等,提高侦查打击效能。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