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企业是一种“经济动物”,选择违法还是守法,会权衡利弊。只有让违法成本大于违法收益,企业才会敬畏法律。
近日,在快递实名制专项整治行动中,温州市瑞安等地的申通、圆通30个快递网点,因未落实快递实名收寄、开箱验视等规定,涉嫌违反反恐法被予以查封。这是全国首次专项整治,被称为“史上最严快递业整顿”。记者走访北京快递网点发现,只有邮政网点严格执行实名制。(《北京青年报》9月12日)
快递实名制于2015年11月起正式实施,但不执行实名制的现象频被媒体曝光。开箱验视,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但执行同样不理想。这就给了涉毒、涉爆等危险品流通机会。温州瑞安等地以“最严”措施查封违法快递网点,对快递业敲响了警钟。
快递企业不执行实名制的说法是“一些寄件人不予配合”。寄件人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但这不是违规收寄的理由。因为寄件人如果不配合实名收寄、开箱验视,快递企业可以拒绝——邮政网点就这么做。其实,根源是快递企业为了减少成本,置法律法规于不顾。
据悉,温州邮政局规定有3个月的执行期,在这3个月内,部分网点是不能营业的。在这种严厉处罚下,相关违规快递网点既要承受不小的经济损失,也要面临客户流失。如此处罚,倒逼相关快递企业反省和整改。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