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正因如此,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一方面可以促进科研人员严于自律,在法治轨道内更加专注于科研;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如果制度安排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或者故意对失信的科研人员网开一面,恰是对科研人员不负责任,也是对国家和民族不负责任。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对科研人员要求严格,不等于无理苛责刁难,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让科研人员把精力空耗在无价值的程序中,同样不可取。在一些机构,由于过于把论文、专利、荣誉性头衔、承担项目、获奖等情况作为限制性条件,存在简单量化、重数量轻质量、“一刀切”等倾向,导致科研人员不得不造假。故此,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合理设定评价周期,建立重大科学研究长周期考核机制,尤其重要。同时,让制度保持一定的弹性,既不预设漏洞,也不叠床架屋,方是正途。
除了自律,更须他律,行之有效的制度更值得期待。建立健全职责明确、高效协同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从事科研活动及参与科技管理服务的各类机构要切实履行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科技计划全过程的科研诚信管理,以及强化科研诚信审核等。这是遏制科研失信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这正是科研人员大显身手的新时代。制度约束再严一些,制度激励更丰富一些,制度保障更有力一些,随着广大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显著增强,全社会的诚信基础和创新生态持续巩固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必将具备更坚实的基础。
责编:hejuanhua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