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备考时间安排
笔试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时间长短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调整):
第一阶段:基础备考阶段,约30天;
第二阶段:高分突破阶段,约35天;
第三阶段:冲刺突破阶段,约25天;
第四阶段:模拟实战阶段,约8天;
考生每天要保证有不低于3个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
二、复习目标
1、基础备考阶段目标:这个阶段由于省考大纲没有发布,但是根据这几年的考试趋势来看,考试大纲不会有太大变化,考生完全可以参照2016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备考。这个阶段是基础备考阶段,考生要着重掌握各个专项的基本知识考点,夯实基础。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很多考生基于对公考的错误认识而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随着省考的规范化和规模化以及考试人群的不断壮大,国家为了能够筛选出更优秀的人才,必然在试题的难度上不断调整,以便能够达到人才选拔的目的,所以每年都会有一些创新。如果考生忽略这一点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在这一阶段,建议大家以模块学习为主,把行测分成五个模块来进行学习,申论和行测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高分突破阶段目标:通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很多考生可能还是感觉自己做题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做题速度依然匍匐前进。在高分突破阶段,考生要根据自己基础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缩小复习范围,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对考试重点和难点的复习上。特别是熟练掌握做题的技巧,在保证做题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答题的速度。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报一些高分技巧班的课程,并通过做练习题和历年真题,及时检验自己复习效果,巩固提高。
3、冲刺突破阶段目标:由于考生对各个模块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都有了熟练的掌握,但是公务员考试是由各模块组合的一个整体,在这个阶段,考生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考试,要化零为整,由原来的模块突破转化为行测和申论科目的突破。建议以历年联考真题为准,参考各地方考试真题进行辅助练习,同时结合近5年的国考真题。通过真题练习考生可以积累临场经验,感受考试气氛,掌握做题节奏,提高应试能力。
这个阶段核心在于整体真题练习,重点要查漏补缺。在这个阶段考生还要注重热点问题积累,比如《半月谈》、申论热点时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的一些文章。常识由于知识面广,考生可以看一下与常识有关的课外书,一来增加备考知识,而来也可以进行一些学习调节。
4、模拟实战阶段:在最后的模拟实战阶段,这个阶段建议考生每天一套模拟试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同时讲自己在前几个阶段做题中的错题和资料拿出来仔细翻阅,总结问题,重点强化,并梳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科学安排做大顺序,以先易后难的原则把握好答题时间,考前两天可以用2015年的联考真题进行最后模拟测试,看看自己的水平,做到知己知彼。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三、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劳逸结合,贵在坚持。100天的复习是一个艰苦而持久的过程,任务重,挑战大。很多考生刚开始满怀信心,中途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而不断的调整计划,最后由于松懈而选择了放弃。因此在这场持久战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健康的体魄,以饱满的精神参加考试。
2、模块之间交叉学习。公考复习过程比较枯燥,考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考生在复习中模块之间要交叉复习,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和逻辑判断,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申论和数量关系等。当然每位考生都有个体的特殊性,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好的适合自己的交叉复习方法。看书和听课也可以进行间隔复习。
3、掌握各模块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常识判断从原来的只关注法律考察发展到全面考察,考生对于常识的复习就应该是注重日常积累。言语理解与表达就要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学习,学练结合,掌握答题技巧,特别是要注重平时积累,培养良好语感。逻辑判断学习考生要掌握基本逻辑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但是会有前后的继承性和创新,所以要注意复习要多做历年真题。考生经常回顾自己以前解过的题,并尝试新的解法,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进去;申论学习关键是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实战练习巩固,特别是要注意一些社会热点的积累。
4、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公考复习战线长,难度大。特别是到了冲刺阶段,各位考生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惫,再加上这个阶段考生的情绪波动大,容易产生厌倦和浮躁心理。有一些考生还会产生悲观的心理,最后选择了放弃。公务员考试能够成功,不仅取决于你的能力,同时取决于你准备过程中的心态如何。良好的心态的能够使人精神饱满,充满自信,而且能够临场超常发挥。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中要双人或多人行,大家在复习过程中相互打气,强化信念,充满信心地去参加考试!
责编:朱诗璇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