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在百年人生的旅途中却可以占到四分之一的份量。二十三年的人生旅程,可以让你尽人生沧桑,从懵懂无知到阅尽世事,从青丝万缕到华发满头。有这样一位民警,在治安拘留所这个最平凡的基层单位,一干就是二十三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管教民警成长为一名基层领导、业务骨干。他,就是湖北省红安县公安局治安拘留所所长赵基伟。
彷徨过后,他坚守了23年
赵基伟生于1959年12月,父亲在县天台林场任特派员多年。作为公安民警的子弟,赵基伟耳濡目染,对公安工作充满了无限的向往。1976年,高中毕业的他被安排在天台林场工作,因为他勤学耐劳,逐步成长为一名管理干部。1983年,红安县公安局为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决定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一批公安民警。闻讯后,赵基伟马上报了名,经过层层考察,他被录取了,圆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时年24岁的赵基伟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想象着自己终于可以和父亲一样,奔赴在侦察破案第一线,伸张正义,为民除害,他的心中更是激动无比。等到局里通知上班的那一天,赵基伟却傻了眼。给他安排的工作岗位,既不是刑警队,也不是派出所,而是拘役所,离他想象中的侦察破案,追捕案犯的工作似乎相差太远。这时赵基伟的父亲已调到拘投所任所长已两年了,赵基伟心中尽管有一百个不乐意,但还是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了拘投所报到上班。红安县拘投所地处县北20公里处的一条山洼中,这里远离乡镇和村落,是真正意义上的荒山野岭。白天,面对的都是一些留所服刑的一般刑事犯人和治安拘贸人员;夜晚,空对窗前明月和林中虫鸣。拘留所民警数量少,且年龄普遍偏大,作为最年轻的赵基伟,长期的寂寞生活对他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考验。赵基伟硬着头皮呆了下来,开始了在他看来是简单单调的“机械”工作:白天,带领服刑人员和拘留人员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晚上,值班备勤,查看监舍。偶尔有刑警队或派出所的民警来拘役所办事,他都要拉住人家寒喧一番,听听他们破案的故事,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时候,他则是独坐窗前,满腹惆怅。常言道,知子莫若父。赵基伟的满腹心思,被他的父亲,也是他的所长看在眼里,他将赵基伟狠狠地训了一通:好男儿志在四方,任何工作岗位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况且公安机关的岗位很多,有刑侦的,有治安的,也还有后勤保障的,难道大家都要去侦察破案?那岂不难了套?作为人民警察,服从命令是你的天职,组织上安排你干啥你就干啥,而且要干好。他刚谈的女朋友也给他打气:无论你在那个岗位,也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县城,只要你好好工作,我都愿意跟你一辈子。分管监管工作的副局长程平东也找赵基伟多次谈心。他告诫赵基伟,监管工作尽管看起来平凡单调,却非常重要,它是打击违法犯罪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服刑人员和拘留人员改造好了,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再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那就是对社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是侦察破案的初衷所在。程平东是将军之后,早年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留院工作,本来有着更辉煌的前程,而且他的同学大多已成为省部级的干部,但他却毅然回到家乡,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对赵基伟的内心触动也很大。所里一位老民警带着他管理的一名留所服刑人员时,经过他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和多次交谈,那名服刑人员给他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邻村一名村民有盗窃作案的嫌疑。线索反馈到刑侦部门,经过侦查,一举破获了发生在某乡镇的20多起系列入室盗窃案件。为此,局里对拘留所给予了通报表扬。家人的教育和鼓励,领导的关心,加上工作上的小有成绩,让赵基伟彻底安下心来。他从内心里认识到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决定安心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一些事情。这一干,就是23年。
1 2 3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