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景泰蓝制作的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即使柳树的叶子非常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下列对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意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景泰蓝珍贵的重要原因
B.说明“掐丝”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
C.说明“掐丝”这道工序要求很严格,难度非常高
D. 赞叹工人技艺的娴熟与精细
【解析】答案B。文段总共6句话,首先可以分析一下文段的行文脉络,找到文段的主要内容。第一句是交代话题即掐丝的描述,第二句对掐丝做了一个定性的描述,“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第三句是对掐丝是如何做的;为了对于掐丝的工作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作者用了第四句“譬如”给大家举例一个例子,后面的第四句到最后一句话都是例子的部分,都是为了论证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所以当整个文段的行文分析出来后,就会发现文段的主旨就是讲“掐丝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而最后一句话的作用就是为了举例论证文段观点的,所以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观察选项只有B选项是对整个文段的概括。其他选项如A没有谈及“掐丝”的话题,故排除;C和D只是文段的部分信息,不是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故排除。
虽然是词句理解题,但是大家也可以发现其中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是不会脱离整个文段的语境单独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理解整个文段主旨的框架下来理解其中的词或者句子。因此针对这种题型教育专家建议大家:首先可以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概括文段主旨;其次定位文段考察的词句,分析句间关系;最后分析选项,确定答案。希望大家在做题时可以结合我们的方法快速解题,提高做题准确率。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