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国考招警申论热点:以“游园黑名单”管住不文明游客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17 10:39:02
[提出观点]
遏制不文明游览现象,不仅是社会道德与文明秩序建设的问题,更是制度和规则进一步健全的问题。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引导,更需要约束。让潜在的不文明游客感到“肉痛”,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开展不文明游览行为治理的应有指向。
[综合分析]
一些游客之所以胆敢逾越文明底线,与实施相关行为的代价过低有关。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景区看到不文明现象,以现场阻止和批评教育为主,即便执法部门介入,往往也停留于小额度的罚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公民出境旅游的规模日益扩大。通过旅游交往的方式,外国人民能通过中国游客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也意味着,中国游客的文明水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国民形象。如果再不加强对本国游客文明素养的引导和规训,就可能使中国游客作为一个整体被列入当地人心目中的“黑名单”。如此一来,不仅恶化中国游客境外游的环境,还会影响对外经贸、双边交流、文化教育等更重要的领域。
建立“黑名单”制度,其意义在于用持续性的约束替代短期的惩戒,而它的真正目的也并不在于惩戒,而在于通过威慑和约束,在社会大众中培养起自觉的文明旅游习惯。无论如何,让每一个游客开开心心出游,让宝贵的旅游资源完完整整地流传下去,是开展旅游综合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对策]
约束不文明游览行为,既要以强力手段遏制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也要坚持过错与处罚相适应原则。相比那些短期、即时性的惩处措施,文明习惯的养成,更需要中长期、阶段性的惩处和约束措施。实施“游园黑名单”制度,利用“人脸识别”等技防手段,对多次劝阻无效、破坏文物等行为较为恶劣的不文明游客,采取游园限制措施,无疑能对不文明游客产生有力的规训效果。相比简单地罚款、批评教育,“游园黑名单”能够让不文明游客感受到长期后果,从而在内心进行反省,自觉向文明靠拢。
为推动“黑名单”制度走向完善,需要进一步厘清进入“黑名单”的条件及后果,不让“黑名单”变成口头上的警告。此外,还要明确“黑名单”的执行期限,既让不文明游客付出足够的代价,也为真正悔改者提供新的机会。除此之外,景区、交通、酒店等相关机构也要针对“黑名单”制定配套办法,让“黑名单”充分发挥威力。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