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1月22日下午,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冯小六应邀走进市轨道公司,以“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 推进洛阳高质量发展”为题开展专题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大家对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特别是“9+2”工作布局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对公司上下凝心聚力建好地铁项目,坚定不移落实“9+2”工作布局,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延伸阅读:
一文读懂“9+2”工作布局
踏平坎坷成大道
(一)迎着“十九大时光”,在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的时代坐标上,2018年是最先到来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对洛阳而言,这个时间节点不仅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推陈布新的“时间意义”,更有着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的“空间意义”。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诚然。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而怎么发展、实现什么样发展的“路”的问题,从来都是发展的首要问题。
2018年8月1日,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结和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着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党的建设高质量,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这一殷殷嘱托,把中原出彩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指明了河南发展前行之路,点燃了亿万中原儿女的奋斗激情。
洛阳,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带动河南发展新的增长极,在中原更加出彩中理应实现率先发展,多出彩、出重彩,更有担当、更有作为、更有支撑力,全面走在全省前列。市委书记李亚在会议上强调:“这是我们对中央和省委、对全省全市人民、对这个伟大新时代的郑重承诺!”
(二)洛阳在历史上是出过“重彩”的。在2730多万字的二十五史中,“洛阳”二字出现了3549次;洛阳解放70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洛阳曾一度挺立中国发展的潮头。
但改革开放后,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洛阳发展的步伐慢了下来。尤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洛阳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增速甚至滑到过全省倒数第二的谷底。到“十二五”末,洛阳经济才好不容易触底反弹,总量达到3500亿元,但彼时,洛阳经济总量的全省占比从“十一五”末的10.11%一路降至9.48%,从相当于郑州的57.4%一路降至47.9%。更令人忧心的是,制约洛阳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较多,产业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体制机制不活,而一些干部则是思想观念僵化、能力水平滞后、干事劲头不足。
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倒计时牌前,置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常态大逻辑下,洛阳要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崛起,敢问“路”在何方?
(三)2015年的金秋十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药方”: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十三五”大幕从2016年拉开,“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成为洛阳干部队伍的共识。这一年的春节,全市领导干部都在做一道思考题:洛阳,要靠什么样的体系把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这是洛阳“十三五”发展之路上的必答题。“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而新发展理念要在洛阳落地生根,关键是要有清晰的思路、有力的举措、具体的方案来支撑——2016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发展体系为支撑,洛阳首先确立了“四高一强一率先”的奋斗目标,作为其支撑系统的“9+2”工作布局随后历时大半年谋划得以完成,“围绕理念落地构建体系、围绕体系推进谋划专项、围绕专项实施抓好项目”的顶层设计一“上路”就“顶天立地”。
2017年,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在新方位谋划新发展,洛阳确立了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谋划形成了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的决策部署,丰富提升了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思路举措。
2018年,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洛阳更加突出思路举措的提升和落地。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对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学习借鉴徐州、襄阳等地经验,对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党的建设高质量作出部署,特别是对“9+2”工作布局进行了完善提升,既固化了行之有效的做法,又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对各个体系的目标、内涵、路径和保障进行了提升,对一些专项和项目作出了调整,使“9+2”工作布局更加承天接地、更加科学明晰、更加务实管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肩负起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路、彰显自身特色,“9+2”工作布局成为洛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基本路径,既体现了对标看齐的政治自觉,又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和决心。
(四)“如果你了解我们跋涉泥泞的艰辛,就会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鲜花如此珍爱。”诗意表达背后,往往有着历史的荡气回肠。很多时候,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历程有多么艰辛,胜利果实是多么来之不易。
“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现代开放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年多来,通过谋划推进“9+2”工作布局,洛阳着力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突破,诸多“看得见的亮点”振奋人心——一道代表城市综合实力的大关奋力突破了。进入“十三五”以来,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总量连年上台阶,2017年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343亿元,占全省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时隔4年之后回升至10%左右,洛阳作为全省增长极的支撑作用正在彰显。
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性拐点终于到来了。2017年,洛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3∶46.9∶47.8,“三产”首次超过“二产”,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今年上半年,“三产超二产”的格局进一步巩固。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打破了洛阳长达半个世纪的“二产独大”局面,改写了洛阳“重工业过重、老工业过老”的历史,缓解了洛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结构失衡之痛。当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交换领跑位置,共同成为拉动洛阳经济的“动车组”,洛阳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批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集中发力了。在2016年一次全国性高技术成果展上,习近平总书记驻足中信重工展位前,指着整齐列队的消防机器人说:“这是中信重工的啊,这个企业我知道!”以“国之重器”著称的中信重工,凭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机器人,坐上国内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市场“头把交椅”,敢与全球行业巨头一决高下。作为全省唯一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洛阳机器人产业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千亿元,150多家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完全有条件抓住机器人市场“井喷期”大干一场。短短几年,洛阳“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告别“傻大笨粗”,以“转型加速度”迈向“产业中高端”,推动老工业基地实现“新兴超传统”。
一座城市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稳稳立起了。“8分19秒!畅快!”前不久,沿古城快速路,本报记者驾车从关林火车站出发,以59公里的时速到西苑桥,全线没有一个红绿灯,大多是在地下隧道和高架上行驶,“上上下下”的行程中平添了许多新鲜感和欢乐。古城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的洛阳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洛阳“以快治堵”的关键所在。从“开门办规划”到“修路先保通”,从“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到“统筹各方、协力而为”,从“百年大计、效益优先”到“古韵新风、品位提升”……作为我市中心城区首条快速路,古城快速路建设彰显的“洛阳速度”“洛阳情怀”“洛阳效益”“洛阳品位”,凝结为“一条路激活一座城”的“洛阳经验”。在路与桥的延伸、交会和跨越中,洛阳交通压力缓解,人民群众受益,城市品质提升,一幅更加美丽协调的城市图景令人眼前一亮,整个城市真正有了“我家大门常打开”的底气。
一系列国家战略平台相继落地了。2016年以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密集布局洛阳,其产生的战略叠加效应、政策集成效应、发展协同效应,不亚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洛阳布局“十大厂矿”。这是基于全国发展大局的需要,也是基于洛阳发展现有的基础、优势和潜力,更是基于对洛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信任。
…………
煌煌河洛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城乡面貌实现历史性巨变、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提升、党的建设实现历史性成就,洛阳在砥砺奋进中和共和国一同跨入了新时代。沧桑巨变发生在眼前,让每个洛阳人都有种“处身大历史”的感觉。今天的洛阳,已经展开了一幅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宏图巨卷,令人心潮澎湃、意气风发。放眼河洛大地,已是“风生水起逐浪高”。
这一切表明:理念决定行动,道路决定命运,布局决定未来!(五)“9+2”工作布局的基本路径为何“行得通”?
首先,它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推出“9+2”工作布局的基本考虑,就是让新发展理念在洛阳落地生根。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二,它认真落实了打好“四张牌”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打好“四张牌”重要要求,在“9+2”工作布局中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结合洛阳实际,有了实实在在的体系、专项和项目作支撑,正像省委书记王国生评价的那样,是洛阳特色的“四张牌”,不虚不空。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就是持续打好有洛阳特色的“四张牌”。
第三,它充分体现了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内陆城市,转型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必由之路。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一条清晰的主线就是推动产业转型、动能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治理转型、体制机制转型,以此来推动“三大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言以蔽之,谋划推进“9+2”工作布局,就是要以新发展理念导引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就是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去发挥优势,就是要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历史关口,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是解决“桥”与“路”的问题。至于“路”,就是确定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要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我们洛阳一切工作的前提就是把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确保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顺利实现。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必须紧跟党中央令旗走,真正把发展的路子谋得更好、走得更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洛阳实际、符合人民意愿的发展路子,真正汇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民族复兴的大道”。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洛阳“十三五”以来的发展成就,是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缩影、一个印证、一个样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滋润着广袤的河洛大地,不仅“落地生根”,而且已经“开花结果”!
人间正道是沧桑。实践表明,只要紧跟新时代的领路人,高擎新思想的火把,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的嘱托要求去做,我们的方向就明、路子就顺、效果就好、前景就广阔!
(六)“这些年,我们扛回了国家自创区、自贸区等‘牌子’,争取到‘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医养结合、文化消费、建筑垃圾治理等一批试点,但是否试出了特色经验?是否发挥了示范效应?相关领导和部门要认真反思了,不能只是图个‘名分’、争个‘彩头’。”
“县(市)的同志都要认真反思,对总书记的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要求是不是真正理解贯彻了?对市委决策部署是不是认真落实了?自己所在的县(市)对全市是作出了贡献还是拖了后腿?”
“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今天,个别地方还想着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对淘汰落后产能搪塞应付,显然是没有吃透中央精神,何以有方向、有效果?”
“这两年我们在中心城区建了200多座公厕,给群众提供了方便,但背街小巷的公厕如何提升?如何使公厕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相匹配?如何让游客和市民能在最短时间找到最近的公厕?农村的公厕怎么建?如何解决农村公厕污水排放问题?”
“每位同志都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要求别人敢担当,自己是不是存在不敢担责、不敢担难、不敢担险的问题?每位同志还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要求别人重实干,自己是不是存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自己没有此类情况,我们的干部作风就会硬起来,工作成效就会实起来。”
“领导的威信来自哪里?干部的激情来自哪里?群众的信心来自哪里?各级党组织、每位领导干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好好想一想自己如何以行动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来使人信服,而不是简单依赖权力甚至刻意塑造形象?如何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担当作为者没有后顾之忧?如何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多批一封群众的来信,多解一些群众的难题,多干一件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从一个个、一天天的变化中看到洛阳大有希望,相信自己的日子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
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李亚从头到尾密集发问20余处,引导全市领导干部扪心自问“领导方式是否转到位了”。这一幕场景,与李亚连续三年在春节前夕给广大领导干部布置思考题,异曲同工!
“问”,是一种提醒,一种鞭策,一种倒逼。
从“问”出发、由“问”递进、以“问”深化——谋划推进“9+2”工作布局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洛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转变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的过程。
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应起“关键作用”,形成“头雁效应”。今天,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标准和要求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就不能适应了。必须识变、应变、求变,必须用新时代的标准来审视问题、应对挑战、推进工作、争创一流,必须把握好成于一域与放眼全局的关系、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后劲的关系、科学谋划与项目落地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而这些都对我们的领导方式提出了重大考验。
新时代的领导力,来自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处在新征程的攻关期,前进道路上有许多全新课题,有许多刚刚破题的任务,更有许多需要攻克的难题,如果领导方式不转变,不能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不能更好地提升领导力、形成凝聚力、提高执行力,不能更好地对正确思路举措一以贯之、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不能更好地把应该做的事情做早、做实、做优,当然过不了“关”!
“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发出过这样的警示。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学徐州、看襄阳、走珠海,这几个城市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注重向“实、精、专”转变,改革了体制机制,优化了营商环境,提高了政府效能,也就难怪人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照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的时代要求,主动转、尽快转、转到位,这正是“前看标兵”的最大启示。
下一步,如何在转变领导方式上下更大功夫,把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来一场大提升,切实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真正实现“工作标准高起来、推进措施硬起来、干部作风实起来、纪律规矩严起来、政治生态好起来”,洛阳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以问促答、有问必答、一问十答”。
(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是我们必须扛起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切实认清这份使命的分量,作为树牢“四个意识”的政治要求,作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政治任务,作为推动洛阳发展、造福洛阳人民的政治责任,拿出舍我其谁的劲头去担责担难担险,更主动更用心地履职尽责,不负总书记的嘱托,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不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
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解决“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破除“发展起来之后”的烦恼、迈过“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还有“一番番春秋冬夏”需要砥砺,还有“一场场酸甜苦辣”需要亲历——但,那又如何?!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是捷径,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不会一步到位、很难一蹴而就、没有一劳永逸。必须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一个个时间节点上勇毅笃行,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洛阳发展的光辉业绩。
这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来源:洛阳日报)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