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4月24日,随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最后一名患者核酸转阴,湖北省及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实现清零。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总体治愈率达到94%,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救治成功率近70%。
一切为挽救生命让路,决不放弃每一个生命,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写照。在疫情防控中,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安排国家级专家、高水平医院全力以赴集中救治,治疗费用无需个人承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创造了抗击重大传染病的“中国奇迹”。
不分年龄一视同仁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每一个生命奇迹,源于永不放弃的努力。全国各地4.2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不断挑战医学极限,携手攻克救治难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生命篇章。
夕阳余晖下,一位医生陪病床上的老人看夕阳的照片,令人心动。4月9日,在上海、四川、湖北三地医护人员的接力救治下,87岁的患者王欣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治愈出院。他背着心爱的小提琴,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和医务人员依依惜别。面对那些为他拼过命的白衣战士,他哽咽了:“你们把我从死神那里救活了……”
93岁的华奶奶是江汉大学的教师,平时爱好画画。因感染新冠肺炎,她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东西湖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前,她在护士的防护服上画了一幅画,留作纪念。她说:“这是表达感谢的最好礼物!”
“马上要出院了,但我们叫不出任何一位医护人员的名字,没看清任何一位医护人员的面容。无法表达心中的感激,只能写这封信表达感恩之情,我们将永远记住这次疫情中你们的大爱。”不久前,武汉市第四医院感染病区18楼护士长欧阳斐收到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写信人是病区两位即将出院的古稀老人。
“张医生,真的感谢您啊!”4月16日,95岁的徐明独自走上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综合楼二楼,他来看望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军。老人住院时表示:“要不就放弃治疗,把药留给别人吃吧。”当时,张军告诉老人,他们不会放弃任何一名患者。在医生的努力下,老人终于战胜了病魔。
1月27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一名即将临产的新冠肺炎确诊孕妇,病情危重。从传染病房到手术室,从手术室到婴儿隔离病房,医疗团队争分夺秒,经过14昼夜的接力,这名孕妇成功分娩,婴儿经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感染。
一名出生仅30小时的武汉新生儿,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武汉儿童医院全力展开救治,孩子很快转危为安。按照传染病病区的标准,武汉儿童医院专门开辟出新生儿病区,这是全国首个儿童新冠肺炎专用病区。
兵“桂”神速、“湘”互扶持、竭“晋”全力、鼓足“赣”劲、力“皖”狂澜、“粤”来越好……全国一盘棋,多省份对口支援湖北和武汉,尽锐出击,不遗余力,兑现了生命至上的诺言。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介绍,在武汉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中,采用轻重症患者分级救治。65岁以下、没有基础疾病的轻症患者一般在方舱医院救治。65岁以上的患者,因为多伴有基础疾病,一般采用住院治疗,而且要收治到条件较好的医院救治。在这些高龄老人中,90%以上是有合并基础疾病的,有些重症高龄患者住院持续五六十天。
焦雅辉说:“高龄老人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医疗资源投入也较多。但从医学本身来讲,面对患者,我们不分贫富性别年龄一视同仁。作为医者,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生命。这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
全力救治不计成本
举全国之力,集优势兵力,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为了打赢危重患者救治攻坚战,国家卫健委在第一时间调集了委属委管医院及各省高水平医疗队抵达重症定点医院,整建制接管武汉重点医院病区,并要求将医院现有抢救设备带到武汉,如呼吸机、监护仪、人工膜肺(ECMO)等。全国1/10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在武汉,全国1/4的ECMO集中在湖北,彰显了生命无价的情怀。
“老年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病情复杂,全身炎症反应可能更重,病情变化犹如多米诺骨牌。对于危重症,把握共同病理生理机制,能准确预判即将倒伏骨牌的方向与位置,提前备战,就能阻挡后续骨牌的倒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安友仲说,针对基础疾病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最大程度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3月7日16时许,100周岁的王大爷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顺利出院。2月24日,老人入院时意识模糊,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腹主动脉瘤等多种基础疾病。医院抽选呼吸重症、老年病等学科专家骨干,组建了专门的医疗团队和护理团队。在治疗上,多次邀请军队临床救治专家会诊,并对老人开展了两次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加强对老人神志及生命体征监测,取得显著疗效。
5月13日11时许,经历98天的救治,79岁的马奶奶从北京地坛医院康复出院。她是北京第一位成功脱离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蒲琳说,作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的高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能够成功脱离ECMO,还恢复得这么好,这是生命的奇迹。
作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治示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主管病区中西医结合诊治率接近100%。有一天,92岁的患者祁奶奶突然发热,体温37.9摄氏度,血常规异常。检查之后,医疗队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段军决定,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名中医大夫立即进入病房查看患者,并视频连线后方中医肺病专家张洪春和杨道文。他们与国医大师晁恩祥深入讨论,对原方药进行调整补充。祁奶奶喝上了新调整的中药后,次日体温恢复正常,症状逐渐改善,5天后顺利出院。
中西医携手抗疫堪称一大亮点,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比超过90%。全程引入中医药抗疫,封住了轻症滑向重症的大门。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说,60岁以上患者治愈比例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一人一方”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发挥了多靶点干预的治疗优势,其独特优势得以体现。
悉心照护温暖人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据统计,全国各地和军队援鄂医疗队总人数的近七成是护士,2.86万名护士奋战在一线,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护理。“全程化”疏导、“个性化”配餐、“亲情化”护理、“常态化”咨询,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医护人员每两小时为85岁的高爷爷排一次痰。病人咳痰会有一些飞沫或者气溶胶,病毒传播风险很高。这个院区感染四科护士长付立说:“病人咳痰后觉着非常舒服,我们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病区护士除了为患者排痰,还要处理压疮、照顾大小便等,为患者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3月16日,103岁的李奶奶从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出院。她能顺利出院,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护人员给她“开小灶”。李奶奶的病情并不危重,但心肌酶、肝肾功能有异常。为此,医院特殊安排她入住重症病区接受治疗和特级护理。重症医学科主任付守芝介绍,营养保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能让患者心情愉悦。护士专门用医护休息区的一口电饭锅给李奶奶做鸡蛋羹、小米粥,每天3次由接班医护送入病区。一举一动,温暖人心。
用心守护,用爱陪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崔曼查房时,一位阿姨说老伴住在隔壁病房,她想去看一看。医疗队当晚商定,对这部分病人采用“家庭病房”管理模式,把危重病房的夫妻等家庭成员调到一起。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阿姨的老伴逐渐脱离了呼吸机,肺部CT逐渐好转、各项指标正常。出院时,患者还邀请医护人员参加他们的“钻石婚”纪念。
在武汉市第六医院,55岁的章女士和95岁的老父亲同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同日治愈出院。“刚住院时我每天坐立难安,怕老父亲过不了这一关。”章女士说,那段时间,医护人员发了上千条微信,有简单的文字留言,也有累计长达半小时的语音留言。医护人员的话语犹如定心丸,让她和父亲坚定信心。
对待生命的态度,检验着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尊重每一个生命,拯救每一个病人,彰显了人性光辉和大国担当。“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弱势群体。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生命,这是对生命的敬畏。”焦雅辉说。
责编:李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