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从业资格备考知识点: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你懂不懂?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3-12 15:44:38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成本、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某个人或者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到利益。
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外部性分为以下4种类型。事业单位考试也主要是考察考生对这4种外部性类型的理解。
生产的外部性是针对生产者而言的。
1.生产的外部经济指的是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比如:一个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了细致系统的培训,而这些新员工可能会跳槽到其他企业,而该企业并不能从其他单位索回培训费用或者得到其他形式的补偿。
2.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是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补偿。比如:一个企业因为排放污水和污染了河流,或是因为排放烟尘而污染了空气,这种行为使附近的人们和整个社会都遭受了损失。
消费的外部性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
3.消费的外部经济是当一个消费者采取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影响,而自己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显然使得邻居甚至整个社会都得到了好处,而他自己投入了成本,却无法获得补偿。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是指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们补偿。和生产者造成污染的情况非常类似,消费者也可能造成污染而损害他人。比如吸烟、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纸屑等垃圾都是非常典型的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除了考察外部性的4种类型还会考察如何纠正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针对不同的外部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对于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例如,在生产污染情况下,政府要向排污者征税。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可以采取津贴的方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例如上游的造纸厂排污,下游的养鱼场势必会遭受损失,所以两家企业合并后,上游的排污厂势必会考虑下游养鱼场的利益而使自己排放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此时的外部形象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
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科斯定理)。例如上游的排污厂使下游村庄用水者受损,而下游某村拥有这一河流特定质量的财产权,则排污厂会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质量之下而受罚。在这种情况下,排污者会和下游村庄协商,将河流的所有权买过来后,然后再让河流受到一定的污染。同时,遭受损害的下游村庄也会使用出售污染权而得到的收入来治理河水。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考点练习:
1.江河上游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下游农作物欠收、农业减产,但农户却不能得到补偿的情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1.【答案】B。解析:首先该现象是由生产活动导致的故排除CD,其次该现象给农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故是外部不经济,而外部经济是指给无关第三方带来有利的影响。故本题答案为B。
2. 用税收来纠正污染的优点在于( )。
A.在社会性问题上导致集中式决策
B.把污染的成本强加在对污染负有责任的人身上
C.导致污染控制的分散化
D.要求每个厂商采取相同的方法去治理污染
2.【答案】B。解析: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正在造成污染,说明产生了负外部性,造成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政府适当的征税来进行调节,目的就是把污染的成本强加在对污染负有责任的人身上。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