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以德配天”天命观:殷周时期,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变化,将原来以祖配天发展为以德配天,将原来宗教血缘崇拜发展为政治化道德化的祖宗崇拜,将外在的天神崇拜组建内在化道德化。
2.《易经》及其哲学思想:《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现在的《易经》一般即《周易》。《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
3.五德始终
又称“五德转移”。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即事物的水、火、木、金、土五种德行或性能。“五德始终”即“五德”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将之用于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认为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遵循着五行顺序周而复始,并要求统治者自觉顺承这种“五德”的转运的时运。邹衍的理论既契合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又为诸侯们争权夺霸“顺天承命”提供形上依据,很受推崇。虽然五德始终说与历史有着某种相似的规律性,事实上却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责编:李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