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得太快。当今世界飞速发展,新兴事物新兴名词层出不穷,教育领域也不甘寂寞,各种各样的改革啦创新啦令人目不暇眼花缭乱,学都学不及,老师们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落伍--不,应该是out了。现在日渐流行的微课与翻转课堂便是显例。
望文生义的理解,微课就是微小的课。我们去看现在网上流行的微课课例,时间多在十分钟之内,内容关乎学习中的一个问题,三五分钟解决或者六七分钟解决一个问题,短小精悍清楚明了。与以往的长篇大论相比,这里没有废话,直击问题的要害,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某个问题。如此看来,小这个特征是微课必备特征,小就容易接受,就使问题集中,就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而不宜疲劳。这是微课之所以流行且为学生所接受的原因之一。但仅有小的特征似乎还没有把握微课的本质特征。因为如果仅是短小的话,我们是不是把原来40分钟或者50分钟的长课截成几段它就自然生成为微课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而更复杂的是理解翻转课堂。如果说从字面上微课还可以勉强理解为微小的课的话,翻转课堂就是从字面来理解也觉得莫名其妙,课堂如何翻转?
弄清微课和翻转课堂,需要从其源头说起。
微课与翻转课堂都是舶来品。它们的流行,简单地说与三个人有关。
第一位是沙尔曼8226;可汗,这位麻省与哈佛的印度裔高材生在大学毕业原本在一个基金公司从事着一份十分平淡的工作。2004年,他的上七年级的表妹纳迪娅遇到了数学上的难题向他求救,可汗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说,借助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等现代交流工具,帮助她解决了所有问题。之后,又有很多亲戚上门求教,为了方便大家,可汗就把自己的解答问题的过程放在了网上,方便大家学习。这样的免费课外辅导受到大家的追捧,也逐步改变了可汗的工作兴趣。2007年可汗学院成立,大量的免费可供大家学习的在线视频放在了网上,很多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视频进行学习,然后孩子们到学校去与老师讨论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2009年可汗辞去基金公司的工作,专门从事可汗学院的教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支持。
另两位是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学校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他们与可汗的做法类似。当时有些孩子耽误了上课,为了能够帮助这些学生学习,他们录制了在线视频课程,供孩子在家学习。这些在家学习的孩子后来回到学校不是为了接受知识,而更多的是为了和老师交流自己不懂问题。很显然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人们将其称之为 “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 Class Model)。”
习惯于“古已有之”思维模式的人不难发现,与微课和翻转课堂有关的三位老师的教学行为似乎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也曾经有过,如电化教学时代中的教学录像或者网路时代里的网络课程。倘若真如此理解,我们实际上就抹煞了人家的教学创造,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只有他们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而我们就不曾有这样的效果?透过都离不开网络都是视频传输等,这样的相同形式,真正的转变更多的在于课堂的翻转,现在就需要解释课堂是怎么翻转的了。
传统的教学行为一般是这样进行的,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讲解知识,学生课上吸收知识,课后内化知识,检测学习效果完成课后作业。而前文所述可汗的表妹及Woodland Park学校耽误上课的孩子的学习过程却不是这样,他们是先学习了三位老师录下的视频,然后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尔后遗留下一些问题。他们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与老师同伴进行交流,进而使知识得到了深化巩固和运用。他们知识接受的过程不是在课内而是在课外,在家里自主进行,而课堂不是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内化知识生成能力的场所,这样的课堂主要不是要老师讲解知识的,而是用来为学生答疑解惑。课堂还是那个课堂,但原来在课堂里完成的任务现在在家里借助网络完成了,而原来在家里完成得作业现在却在课堂上进行研究讨论,这样课堂的教学流程和内容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样的课堂满足了学生解惑的需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此之谓翻转或者颠覆。
仔细观察可汗学院的微课不难发现,他们不追求老师的形象,而是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比如同为视频,我们的往往是要展示老师的光辉形象,有的一节长达四十分钟的课程里,主要展现老师的大脑袋和不断张合的嘴,好一些的可能加上点幻灯片的文字图片,使四五十分钟的课有点变化的节奏;可汗学院的视频一般都不长,多控制在十分钟之内,内容也没有大量的知识点,一段视频只是一个小问题的解决,而在视频中多数没有老师的形象,只有一双不断板书的手,变换不同的彩色粉笔,在一块黑板上写写画画,伴随着老师的画外音的讲解,一个问题在十分钟之内基本就清楚了。间或老师给学生留一个两个问题,或者让学生去做一点课堂作业,也是为了深化巩固这个知识点。这样的微课将自主学习的权力给了学生,“所有人只要想学习,就可以来到这个平台,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不断前进。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反馈、评价和训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而老师更像是教练。”而在线学习的自由也使教室里的教学发生了改变,孩子们到学校去已经不需要教师去讲解那些在网上就已经了解到知识了,他们更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知识内化中所遗留的问题。教学方式就这样改变了,课堂不翻转也不行了。
从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到在网上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选择课程选择进度自主学习,然后将学习成果带进课堂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教学的一次革命,必然会冲击传统的教师主控的教学模式,进而给教学带来新的变化。需要指出的这里的关键在于自主,学生能否自主选择是否愿意自主选择,这是翻转课堂的基础,剩下的关键才在于微课是否能够给自主选择带来学习的愉悦。这样的课程除了技术信息的支持之外,背后还有与之相适应的给于学生自主地评价机制和教育体制,这才是微课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没有这样的自由发展,微课再多,课堂再翻转,只能让师生疲惫混乱。
应该承认,这样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还不普及,还属于新生事物。很多问题我们还没有认识清楚。比如微课它除了短小之外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各学科之间的微课有什么共性有什么差异?微课如何实施,微课实施之后对教学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也会像国外那样“翻转课堂”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教育的变革势在必然,怎样变?循着微课的路径,我们的课堂或许真的能够翻转,而这样的翻转会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责编:杨粟梅
上一篇:小学美术微课《机器人》点评
下一篇:微课程:教师成长的新途径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