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备课网 > 教案

北京版《马背上的小红军》优秀教案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3-11 16:22:36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针对不懂的问题质疑。   3引导学生从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体会他的疲惫、饥饿、寒冷、孤独。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创设情境,激起情感。   播放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艰难行军的画面,在富有震撼力的音乐声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陈赓大将吗?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他任干部团的团长。一次,在回忆自己的革命经历时,他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真实而感人的事……(课件配陈赓画外音:“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行军,又常常忍饥挨饿,我感到十分疲惫,渐渐地掉队了……”课件定格。)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陈赓同志的脚步,走进茫茫的草海,走近——马背上的小红军。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强调“荒、捶”的字形,“倔、挨”的读音。   (2)形近字组词。慌——荒 楼——搂 踢——剔 要——腰 垂——捶   (3)理解词义。荒无人烟 倔强 疲惫 忍饥挨饿   2.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怎样的一件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读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   帮助   陈赓 小红军   说服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进行归纳整理,并将主要问题做扼要板书记录。如:学生针对课文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可归纳在“小红军在草地行军时遇到哪些困难”一题中。学生针对课文第2-10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可归纳在“陈赓怎样帮助小红军,小红军又是怎样说服陈赓放弃对自己的帮助的”一题中。   学生针对课文第11-13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可归纳为:陈赓怎么知道自己受骗了?陈赓“全明白”了什么?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这个小红军?等等。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深入读文,看看是否能够读中解疑。   三、自主探究。   (一)自由读第1自然段。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小红军遇到哪些困难?   1.引导学生从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体会他的疲惫、饥饿、寒冷、孤独。   2.引导学生从描写陈赓的有关语句,体会小红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小结:小红军急需别人的帮助,那么陈庚是怎样帮助小红军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的简洁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品质的。   教学难点:   2.体会小红军为什么在处于极度疲惫,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巧妙说服陈赓放弃对自己的帮助。   3.体会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从而体会长征途中红军官兵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   一、导入。   指名读全文,想课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探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第2-10自然段。读后说一说陈赓是怎么帮助小红军,小红军又是怎么说服陈赓的。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指导朗读,引导体会重点词句,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维互动的对话理解红军官兵患难与共的精神。   1.学生读第一次对话。   师:请问小红军,你觉得这样读能说服陈赓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体会“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和“盯着陈赓的瘦脸,微微一笑”的意思。)   2.学生读第二次对话。   师:陈赓将军,这小鬼不骑你的马,你为什么还非让他骑不可?   师:小鬼,你真的有劲儿和马赛跑吗?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通过采访式的谈话,引导学生站在陈赓和小红军的角度,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读,体会“倔强”的含义。)   3.学生读第三次对话。   教师与学生合作读第三次对话,教师有意在小红军的话前补充提示语,帮助学生体会小红军说话时的语气。如:小红军毫不犹豫地说——“你先走……”   小红军不加思索地说——“你先走……”   4.学生分角色读第四次对话。   师问“陈赓”:您也是忍饥挨饿,为什么却把这仅有的一小包青稞面送给小红军吃?(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小红军的外貌描写)   师问“小红军”:你的粮袋真的鼓鼓的吗?(引导学生联系后文——干粮袋里装着牛骨头)   教师请曾针对2-10自然段质疑的学生自由向“陈赓”和“小红军”发问,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如:红军为什么轻轻地拍了拍“鼓鼓的”干粮袋?   陈赓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小红军?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劳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接受陈赓的帮助?为什么一再骗陈赓?   5.归纳四次对话,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教师演示课件,和学生一起依次对四次对话进行归纳,共同回顾“帮助”和“说服”的经过。   师:陈赓先是让小红军骑马,他不骑;接着命令他骑,他还是不骑,还要跟马比赛;没办法,陈赓只好要求和他一起走,小红军却说要等同伴;陈赓无可奈何,取出一小包青稞面给他,他却说粮袋鼓鼓的。陈赓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地帮助(一帮再帮),小红军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说服(一推再推),从这一帮一推、一帮一推……之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教师选学生的发言板书:如“一心为他人”、“患难与共”等。   6.以“终于”一词为核心,进行语言训练,进一步体会情感。   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陈赓终于被这小鬼说服了。他骑上马,朝前走去。   师:“终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引出陈赓一次次帮,费了好大劲去说服小鬼。)   师:还是这句话,把“小鬼”放前面,你会说吗?   学生说正确后出示下面的句子:   小鬼终于把陈赓说服了。陈赓骑上马,朝前走去。   师:这两句话意思完全一样吗?(引导学生体会,后者是从小红军的角度,突出了小红军说服陈赓很不容易。)   三、补白想象,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一)教师引读第11自然段。   “不知为什么,陈赓骑在马上心情总是平静不下来,总在想刚才遇到的那个小鬼。”他在想些什么呢?   在理解陈赓心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读第11自然段。   (二)深沉、悲壮的音乐声起,在乐声中教师引读第12自然段,指导朗读。   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陈赓将那个小红军抱上马背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师:读到这里,你想说点儿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记住马背上这感人的一幕,再来读一读,能背的就背下来。   (三)教师再引读第13自然段。   1.说一说:陈赓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2.讨论: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这个小红军?为什么?   引导学生:是谁说的“对不起”?在陈赓自责的背后,你看出什么?(体会陈赓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爱兵如兄弟的品质。)   (四)课件演播红军大队人马走出草地的画面,配陈赓的画外音:“那个小红军叫什么名字,我至今都不知道,但他牺牲在马背上的那一幕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永生难忘。”   师:红军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感人的故事谁也数不清,同学们在课下可以阅读《长征故事》、《红旗飘飘》等书籍,可收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也可到“长征纪念馆”网站查阅有关资料,做更多的了解。

责编:曾珂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